第九十章:西夏王駕崩(第2/3頁)

宮門一關,葉陽公主等在外面,聽著外頭的淒風苦雨聲,滿面淚痕,一顆心都凍僵了般,不知過了多久,那朱紅大門才再度打開。

她霍然扭頭,只對上一雙沉痛的眼睛,身形高大的男子一襲鎧甲,手裏捧著一方匣子,對上她的目光,兩行熱淚陡然落下,悲慟不已:“大哥……走了。”

轟隆一聲,屋外雷電交加,風雨驟狂,那道清麗的身影怔了怔,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渾身顫抖間,忽然整個人癱軟下去,發出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哭泣:“王上!”

她長發散開,是那樣悲痛欲絕,伏地慟哭間,耳邊卻驟然響起一個含淚的聲音:“王嫂,這匣中是大哥為你擬的一道旨意,從此往後,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去留了,不會再有任何地方將你困住了……”

“大哥希望,你以後都好好笑著,再活回從前的那個葉陽公主。”

強忍熱淚的字字句句中,伏地痛哭的那道身影一怔,擡起頭,亂發下的一張臉淚痕交錯,眸光空空地望著前方,仿佛失去了心神,整個人恍惚起來……

她忽然在這雷電交加的雨夜記了起來,那一年的那一日,那一片盛夏的竹林之中,她的確是遇見過他的。

那時她抱著小狐狸溜出去玩,興奮飛奔間,掉落了一只鞋,他撿了追上來,低頭笑著問她:“小姑娘,這只鞋子是你掉的嗎?能告訴哥哥你叫什麽名字嗎?”

那天的陽光真好,透過枝葉斑駁投下,風中是草木的清香,他衣袂飛揚,英俊的眉眼溫柔得像個夢。

大梁,盛都,雲聚雲散,天地蕭蕭,穿過宮墻的風一日比一日冷。

寒冬漸漸來臨,轉眼大梁一年一度的冬日祭祀大典也將至了,以往這個時候,宮學都要選出一男一女兩位弟子,在祭天儀式上擔任“神引使者”的身份,點燃祭天神火,連結神明與大地,祈求老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這兩人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一定得出自世家權貴,顯赫高門才行。

以往數年,擔任“神引使者”的兩人一直是付遠之與聞人姝,今年卻有些特殊,梁帝直接欽點了駱秋遲與聞人雋,一個寒士,一個庶女,這在過去是不合規矩,完全沒有資格的,今年卻有些什麽不知不覺就改變了。

眾人只當駱秋遲成為了梁帝身邊的新晉紅人,卻不知,梁帝除卻看重外,此舉還暗含了一番不能為人道的決心。

他在寫下這兩個人的名字時,意味深長地喃喃了一句:“既要打破門閥權貴,變法革新,便從這裏開始吧……”

年末時分,宮裏宮外都開始忙了起來,當第一場大雪落下來的時候,月光清冷地照在奉國公府門前,一地如銀。

杭如雪抱著一本書,來向聞人雋辭行了。

聞人雋被叫出來時還有些發懵,鼻頭凍得紅紅的,漆黑的眼眸在月下像只小鹿般,一眨一眨地問道:“杭將軍,你,你要去哪裏呀?”

杭如雪淡笑道:“去西夏,接葉陽公主歸國,大概能趕在祭祀大典上回來。”

聞人雋聽後有些恍然大悟:“是那位遠嫁西夏的小葉公主嗎?難怪,今年的祭祀大典準備的事項格外多,辦得格外隆重一些,想來也是有迎接公主歸國的緣由吧?”

西夏王駕崩一事她也有所耳聞,那位小葉公主據說得了詔書,從此可以歸國,再也不離開故土了,她在外漂泊浮沉近十年,如今總算能夠重回大梁,也算落葉歸根,得了一番圓滿的結局。

聞人雋正唏噓間,杭如雪已經點點頭:“對,就是那位小葉公主,陛下極其看重她,命我務必將人護送回來,我即刻便要動身了,西夏路途遙遠,也許要去一段時日,所以我才來向你告別……順便,把這本書送給你。”

“書?”聞人雋低頭,這才發現杭如雪手中還拿著一本書,她微微一驚:“是那本《山海經》?”

“是的,我想送給你。”

“為,為什麽要把這本書送給我?”

“沒有為什麽,或許……我想放下一些東西了吧。”

杭如雪站在風雪中笑了笑,一張俊秀的臉龐倍顯白皙清逸,目光也是從未有過的溫柔。

天不知,地不知,月不知,她也不知,唯獨他自己清楚。

今夜這場踏雪而來的告別有著獨特的意義,送出的也不僅僅是一本書,那些朦朧的情愫也將隨風而去,在他心中徹底放下。

似一朵長錯了季節的花骨朵,還未盛開,便已結束。

月光灑滿杭如雪全身,他望著聞人雋,忽然笑道:“如果駱秋遲待你不好,你一定要告訴我,我會替你教訓他的。”

聞人雋長睫一顫,有些懵懂,不明白杭如雪為何要對她說這些,她看著他唇邊的笑意,卻是陡然想起了什麽,小心翼翼地開口道:“你,你還在懷疑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