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立功,多虧了茉雅奇(第2/2頁)

忙尷尬輕咳了兩聲,利落轉移話題:“來,你這還正長身體的時候呢,可不能不好好用膳。坐下陪皇瑪嬤用膳,回頭就叫人傳旨成不?”

說這個話的時候,仁憲是絕沒想到孫女的興趣會從八音盒引申到歐洲、美洲甚至整個世界。從宣兩個洋大人覲見到要見所有京有名有姓的傳教士,再對他們的風土人情特別感興趣。

為驗證他們所說真假,她還拿出自己那三千兩賞銀。非磨著仁憲幫忙,在京城周邊置辦個莊子、再找些個靠譜的下人。打算種些個玉米、土豆,看這兩樣是否真的無需仔細照料便可高產還不挑地。

好好的格格見了洋人兩回就要張羅著種地,仁憲能樂意才奇了怪了!

偏小家夥個兒不大,道理卻不小:“皇瑪嬤安心,孫女又不會去耕作、更不會以這個當由頭鬧騰著出宮玩兒。我啊,就想著萬一他們沒說慌呢?”

“您看皇阿瑪每天為了江山社稷忙忙忙,才三十幾歲的人,眉心褶皺都深得能夾死蒼蠅。也是為江山社稷操碎了心。我當女兒的也做不了別的,就試試看能不能種出一兩種良種唄!還有那個叫金雞納霜,可以治療瘧疾之類間歇熱的藥。若有用,若推廣起來,大清不就少了好些因此而喪生的百姓?”

“百姓吃飽了、人口增長的多了,那不就繁榮了麽!繁榮了,皇阿瑪就不用發愁了吧?”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皇阿瑪就是為大清江山操多了心,才顯老。孫女兒想他老的慢一點,跟母妃站一起的時候,差距就小一點兒。不然回頭一家三口走街上,再被誤會是阿瑪領著倆閨女怎麽好!”

“這……噗,哈哈哈哈,你呀你!”

再想不到她能說出這麽番話的仁憲大樂,繼而滿滿感動。自己出錢給孫女置辦了個大大的莊子,又配齊了得力的人手。還著人一字不差地,悉數轉達給了康熙。叫康熙滿心安慰,深覺這女兒是個好樣兒的,一點兒也沒白寵。

連帶著她那個繼習武之外的第二個不怎麽閨秀的小愛好,都被接受良好,並被大力支持。康熙甚至明言讓她仔細點兒玉米、土豆的種植。若真能獲得佳音,他回頭就封她做和碩公主!

此言一出,前朝後宮一片嘩然,都對茉雅奇的受寵有了進一步認識。有那出身不錯,家裏又有適齡阿哥的,都暗戳戳地打起了小算盤。琢磨著要怎麽操作,才能給家裏迎來這尊大佛。

因大清駙馬並不會像前朝般遠離政治權利心,相反還更容易因這層姻親關系更被重視。所以相比前朝的冷板凳,大清的駙馬爺絕對是香餑餑來的,一班二班的那都搶不上!

尤其茉雅奇這種被太後撫養長大,深得帝寵,額娘又位列四妃,還有兩個同母兄弟。

其之一更做了孝懿皇後養子,有半嫡之尊,還深得太子信重的。

簡直所有有志於成為駙馬之人夢寐以求的公主類型!

最要緊的是萬歲爺至孝,太後娘娘又疼五格格入骨。將來必定不舍得她遠嫁,他們這努力未必是無用功啊。

所以,殷勤、討好,沒機會也要創造機會,爭取能達成所願。

八歲的格格,雖不大,可也不小了。

現在栓婚,及笄後下降,不正好水到渠成?

對此,香餑餑本餑的茉雅奇本人毫無所覺,只照常練武、了解西洋知識甚至學西洋語。從早到晚,半點都不懈怠,小日子過得緊張而又充實。

直到七月已酉,上駐博洛和屯,有疾回鑾。詔太子與大阿哥接駕,又遣人在茉雅奇處取了不少金雞納霜。

再度成為眾矢之的的茉雅奇才不得不接受了這緊張又忙碌的小日子,以隨皇瑪嬤為皇阿瑪念經祈福為名,閉門謝客。拒絕除了額娘、四哥之外的任何人探訪。結結實實地在寧壽宮縮了好幾天,一直到八月乙醜,上還京。

她才跟著太後一起,在諸多兄弟姐妹們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下,第一批次進了乾清宮。

原本,茉雅奇還當自己會見到個胡子拉碴、蒼白憔悴,被病痛折磨到要死要活的半廢帝王。結果……

對方只是瘦了些,看著憔悴了些。

精神卻很不錯,不說都看不出來是大病初愈的那種。

提起這茬兒,仁憲就忍不住雙手合十,連呼長生天保佑。

康熙卻只微笑擺手:“皇額娘此言差矣,這回朕能順利渡過此劫,靠的可不是長生天,而是朕的好女兒!若不是她愛好廣泛,又心存仁善。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大善之心,哪能從個小小的八音盒聯系到國計民生?”

“多虧了咱們茉雅奇啊!”

“我?”茉雅奇眨眼,懵懵懂懂地伸出小胖手指指了指自己。得到康熙肯定點頭後,又憨憨一笑:“嘿嘿,我個豆丁大的小人兒知道什麽呢?主要是額娘生的好,更主要是皇瑪嬤教得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