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識實務者(第2/2頁)

上輩子造孽。

……

燈籠下,承受著夏日蚊蟲的叮咬,陳禾在妹妹的教導下,又認識了幾個字。

“大兄,”陳小妹看著兄長對著學一筆一筆用手指臨摹的認真模樣,開口道,“我不想上學了。”

“胡說!”陳禾皺眉,“你不去學,在家又有什麽用處?”

“西坊新開了家織坊,正招女工,”陳小妹低聲道,“我這幾月會了些字,也能算幾個數,是能入的,到時便能養大兄你進學,你那麽聰慧,必能學得比我好。”

陳禾一瞬間心動,但又低下頭:“這,還是罷了,你年紀小,得多學些……我還得想想。”

這種會改變人生的大事,親情和未來,讓他躊躇了。

-

時間緩緩過去,316年秋末時,崔鳶把洛陽的一些雜事暫時交給王悅,本人則上了船,前去薊城。

做為洛陽令,她在年末需要入京城述職,同時,也要為新的一年,為洛陽搶到足夠的預算。

順便帶著新收的小妹荀灌去看看北方的繁華盛世,算是開開眼界。

而開眼界的起點,從洛陽就開始了。

去年的時候,薊城就利用清河的河道,開始修築了一條兩百多裏的運河,工程量不大,按每郡縣分包的形式,征發了六萬多人,將薊縣的屯氏河、黃河舊道、曹操所開白溝連接起來,這一段河道在地圖上看到時,還有異人驚呼“永濟渠”。

這條運河在今年夏季時通航,讓薊城到洛陽幾乎就是一條水運的直道,來往極為便利,同時也讓沿途的水利受益。

如今有專門拖船往返到薊城到洛陽之間,運送物資。

洛陽向北往薊城送的,多是藥材、糧食,而北方往洛陽送的,多是鐵、鹽、煤炭和木材還有牲口。

兗州的異人們還要求陛下修築一條運河,把洛陽和揚州連接起來,就叫通濟渠,加起來就叫京杭大運河,通衡南北,這樣一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但是這條請求被陛下無情地拒絕了,因為永濟渠都是用的舊河道重新疏通,工程量並不大,但是運河如果往南邊修,那工程量就海了去了,因為當年黃河改道的緣故,河道都要重新開掘。

但是陛下也沒有完全回絕,而是表示等天下平定之後,再考慮開挖南方航道。

為此,異人們已經專門去勘探水道,準備大幹一場了。

崔鳶是不很能理解異人們為什麽鐘情於各種奇觀偉業,但這不妨礙她支持異人們搞事。

反正這些年,她已經有經驗了,跟著異人們幹,吃香喝辣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