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3/4頁)

丁發海不敢置信:“這麽少!”

趙巧娘深吸一口氣:“我又不是賣女兒,女兒能夠留在城裏就是最好的聘禮!”

丁發海沉著臉,“我不同意。”

周長壽從趙巧娘的嘴裏知道丁發海的目的,圓場說好話同時表明事實,丁敏秀現在已經是他們周家的媳婦了,雖然之前因為溝通不及時,出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可以商量,不然現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真的讓她回去。

丁發海說的冠冕堂皇,“我雖然沒有把這個女兒養在身邊,但我也是盼著她好的,女人的聘禮代表著婆家得看重,聘禮很重要,要是少了在別人面前都沒多少臉面開口說話,我們那邊娶個兒媳婦最少要五十現金,另外還要奉上四大件和相關家具。”

他大言不慚:“四大件我就不要求全部齊全了,你們補一輛自行車,一台縫紉機,一百塊現金就可以了。”

丁發海看著周長壽和楊細枝的穿著,就知道他們家的家境差不了,這個時候不獅子大開口,什麽時候獅子大開口。

要真讓他把女兒帶回去他也不樂意,不然他還不願退一步,要是能把四大件都能要到,他兒子娶什麽樣的都能娶的起了。

周長壽內心呵呵了,不是沒有這樣的聘禮,但是相對應的,大部分都是要跟著一起陪嫁回男方家的,所以他就問了,“那你們是不是要陪嫁回來?”

丁發海臉皮厚,一點也不臉紅,“這些東西我幫她收著,他們年輕人不懂事兒。”

田二燕在旁邊點頭,“對呀,這些我們當爸媽的給她收著。”收著收著就是自己的了,想來便宜女兒她也不會反對的,她還有弟弟呢,她以後有什麽不得要弟弟給她撐腰。

俞青山就在旁邊冷眼看著,看著他們爭的臉紅脖子粗,給了俞向海一個眼色,俞向海出門探頭一看,院門是關著,不過兩邊的圍墻上人頭攢動,但是卻鴉雀無聲,一個個聽墻角聽得認真。

俞向海打開門,在外面轉了一圈,一邊跟人大聲打招呼:“嬸,還不回家啊,你家小孩在哭了。”

“叔,你家裏不用幹活啊。”

“大娘,你該回家帶孫子了。”

“婆婆,這大太陽的,小心別曬傷了!”

每一句話,都喊得大聲,有那些臉皮不到家的,就不好意思再聽墻角了,對那些臉皮厚的,俞向海就過去跟他大聲說話,想聽也不能聽了,不得不離開。

裏面的人聽著外面的動靜,不約而同的放低了說話的音量,等到俞向海再進去,基本上已經談好了,周家給一張自行車票和八十塊錢。

兩件大件是不可能給的,反正現在丁敏秀也不在這裏,了不起在那邊待到孩子出生,就不信到時候看著孩子哇哇大叫了他們還能讓她回去。

就算想讓她再嫁,也嫁不到什麽好人家,得到肯定比這要少。

出八十塊,也還能承受,那張自行車票,本來也是多的,家裏已經有兩輛自行車了,這張還說要去跟別人換錢的。

只有這樣想,楊細枝才能讓自己好受一些。

不過轉頭她就把這一筆給丁敏秀給記上了。

這都是為了她!

周長壽也心痛,不過他人老成精,在外面還能憋的住,至於他心裏怎麽想,就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了。

趙巧娘送走他們,筋疲力盡的坐下,突然眼淚就掉了下來,後悔嗎,後悔。

她寧願她下鄉,也不要以這種方式留在城裏。

這孩子心思藏的太深了,她一直以來都沒有發現,她是太疏忽了嗎?

俞向安那邊沒有人通知,不知道這時候在家裏的發生的鬧劇,她現在臉上還帶著喜色,剛剛有人到他們這裏送了快遞,有一份是她的。

是市裏報社的回信。

她沒有發現金手指之前,想了很多辦法開源,想來想去,除了工作的工資之外,就只有投稿了,不敢寫什麽別的,贊美生活還是可以的,她費了不少勁寫了三封,一直沒有回信,加上有了西西農場,她就沒有再寫,沒想到今天還能收到這意外之喜。

嚴余珍看到這兩塊錢的稿費比她還顯得高興,拿著那張報紙,指著邊邊角角的豆腐塊直誇的俞向安臉紅。

嚴余珍是真高興,她手底下居然還有給報社投稿的人才!

看著那一行白石縣食品廠的小字,她還拿去跟上面的人要表揚去了。

這是給他們食品廠都長臉的好事啊。

隨即就有好事過來找她了,他們食品廠生產肉罐頭、水果罐頭還有餅幹,不過肉罐頭因為要用到肉,而現如今豬肉的產量跟不上,這兩年的產量都比較低,就生產了更多的水果罐頭和餅幹。

肉類的產品很受歡迎,水果罐頭和餅幹也是,雖然產品銷售輻射的範圍不大,但是產量在這裏,效益還不錯,不然也養不起那麽多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