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4/5頁)

俞家其他的孩子她來的時候都已經打了,全都叫她巧姨,唯一叫她媽媽的就是小居。

就算他知道她是後媽,但是養恩比不生恩小。

又是自小相處的,有感情,以後他年紀大了,給他娶個孝順聽話的媳婦……

趙巧娘一路走神,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看到了風風火火張羅著的張茶花,不由得縮了縮脖子,進來這麽多年,那是唯一一次被指著鼻子罵。

不過張茶花可沒有心思找她的茬,家裏要辦喜事了,高興還來不及,看到自己另一個兒子一家人回來了,立刻出來,“哎,你們到了!”

今天俞家人很齊,嫁出去的俞滿穗和俞滿蓉兩姐妹也拖家帶口的來幫忙了。

按照他們這邊的習俗,中午那頓在新娘子家吃,晚上就是在男方這邊。

聘禮已經送過去了,不能耽誤了時候。

不過這時候也沒有什麽儀式,這個時候提倡一切從簡練,大擺宴席是不存在的。

家裏條件不行的,就幾個人吃一頓好的,把新娘的衣服箱子帶過來,家裏條件還可以的,除了聘禮嫁妝,就請關系實在的親戚一起吃一頓,認認親,其他人送上一份心意就夠了。

送錢的幾乎沒有,有的送一把菜幹,有的送一把米,有的送上兩個雞蛋,送雞蛋的,已經是貴重的了。

辦喜事的人不招待宴席,不過也不會什麽都不給。

張茶花他們提前用紙包好了一些炒花生炒黃豆,這紙是特意染成紅色的,討個吉利。

俞青山作為新郎唯一的叔叔,俞向海作為大哥,很快就出發趕往新娘家裏,他們穿著最新的一套工人服裝,他們不需要做別的,往那裏一坐就是給俞家長臉的事兒。

新娘子那一邊,確實是這樣,看到他們兩個來了,熱烈歡迎。

他們家對這個女婿很滿意,長得精神,身板高,下地是一把好手,初中學歷,家裏還有兩門貴親可以幫襯。

一個是他親叔家,在縣城,家裏有四口端鐵飯碗的。

另一個就是他堂叔,在他們村裏當大隊長,不敢說占什麽便宜,反正不會吃虧。

新娘子家裏也是枝繁葉茂的,她是家裏的大女兒,上面還有一個大哥,家裏家外是一把好手,學歷差一些,只念完了小學,但是在鄉下,這已經是難得的愛惜女兒的家庭了,她家裏家境普普通通,能做到這一點就更難得,楊慧麗也不是沖著人家家境的,只要家風好,媳婦勤快,人品過關,不是那種找事精,能容得下人,那就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了。

俞向安和俞向居在家裏嘻嘻哈哈,嘀嘀咕咕著等一下好好看看新娘子。

俞向安不得閑,她和趙巧娘、葉七佳都去廚房幫忙了。

晚上那一頓,新娘家的至親會來,家裏要開個三桌才能坐下。

為了今天,楊慧麗提前就跟她娘家兄弟說好了,今天準備了二十斤肉,六條魚,很實在了。

楊慧麗也在廚房忙碌,幾個女人在一起少不了說說話,葉七佳不停地誇俞向安的手藝,楊慧麗聽著她的話,拍板讓她負責紅燒肉。

她做出來一鍋後,張茶花嘗了下,表示掌勺的重擔就交給她了。

於是俞向安就成了大廚。

俞向安沒有想到會被委以重任,愣了下,欣然接受,她喜歡吃,也喜歡過程。

檢查了一下家裏的調料,很多不全,能說啥,有什麽就用什麽,盡力做得好吃一些。

俞向安在廚房紮了根,俞向居和俞明傑跟一些小孩子在外面嘻嘻哈哈,那些小孩子是沖著炒花生炒黃豆來的,這些張茶花也是樂意見到的,人多好啊,熱鬧,紅火,以後的日子也盼著能紅火。

等到俞滿昌騎著自行車帶著媳婦回來,這些小孩子一窩蜂的圍了過去。

一連串的說好話,而後就有人給他們吃的,惹得他們一張小嘴更甜了。

新郎一身軍裝,新娘半蓋著個嶄新的紅蓋頭,穿著一身借來的紅色衣服,看不到正臉,看身形,挺窈窕。

俞向安在廚房忙的出了一身汗,菜做的差不多了,張茶花說什麽都要她出去了,已經夠了,剩下這些她來就好,這種好日子她也要順道去在大家面前露個臉,要是看到有什麽好的小夥子,幫忙牽個線。

這時候,男方這邊的人都來了。

除了俞青山一家之外,俞常有這一輩六個兄弟姐妹,當初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大妹妹早早許了人,小妹給了人做童養媳,四兄弟出去看看能不能找一條活路,最後回來的時候,就只有他和二弟回來了,三弟失蹤,小弟早早的沒了,索性,小弟還留下一條香火。

現在他家裏辦喜事,二弟俞常存,他的大兒子,也就是他們的大隊長俞順穩來了,小弟唯一的一條香火,俞念根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