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3/5頁)

另一頭,也早早起來的楊慧麗把屋裏屋外都收拾好,剛坐下,就想起來小安說的事情,去找她兩個哥哥,他們也要準備回去了。

聽到楊慧麗說了這事兒,她兩個哥哥自然沒有不答應的,而且他們還收到了俞向安給楊慧麗的錢,算一下,這價格可比他們賣去收購站劃算,他們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她要多少?”

要是要的量大的話,他們家不夠,跟別人一說很快就能湊齊,他們那邊種的糧食少,山貨在他們的飲食中占了不少的比例。

他們有不少人都很願意把這些換成錢,然後再買正經的糧食填飽肚子的。

於是俞向安就有了一個穩定又可靠的山貨供貨處。

俞滿昌結婚了,俞青山就惦記起了自己二兒子,他可比滿昌要大啊,今年都二十二歲了,他的終身大事怎麽樣了?

恰好,過兩天收到了俞向晏的來信,俞青山看了,心情復雜的長嘆了一口氣。

老二從初中就對人家上心了,他開竅得早,性子犟,輕易不會改變主意,本來他是不樂意繼續往上念的,他跟老大一樣念不下書,但是為了跟自己的意中人多相處一段時間,硬是念上了高中,後來因為對方家裏出了變故,爸爸下放,媽改嫁,還要下鄉去當知青,他求著他,他就去走了些關系,給他和他的女同學安排到同一個地方下鄉,就是為了能夠就近照顧。

現在也下鄉兩年了,俗話說得好,烈女怕纏郎,他兒子做到這地步,終於打動了女方,也士順理成章,就是這實在讓他這個當爸爸的心情復雜。

以前是他們家高攀不上,現在這情況,沒什麽好好說,但是有什麽,或許她就會牽連到他。

但是他是不會回頭的,現在他們都要成家了。

這是他自己選的路,他這當爸的還能怎麽樣,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管怎麽著,也得給他們準備東西,這可是人生大事,一輩子也就這麽一次了。

俞向晏下鄉的地方距離他們這裏不是太遠,雖然是隔壁省,不過從他們縣城的火車站坐五個小時的火車,然後再轉兩趟車,就能到。

這比老四下鄉的地方要遠半天。

當初如果不是沒辦法,他更想讓他們下鄉道老家的紅星生產大隊裏去,有爺爺大伯他們照顧,完全不用擔心。

只可惜他認識的人太少了,沒辦法操作。

現在只能寄一些東西過去,要去那邊至少要兩天假,要是火車晚點,就需要三天,但是現在的情況,晚點是很常見的。

他們這個月已經不能請假了。

俞青山開始盤算起家底來。

剛剛給俞滿昌送禮出了一筆錢,家裏還有八十塊,他打算預支點工錢,湊夠一百給他。

本來家底不止這個的,他級別高,一個月就能拿四十多,還會有額外的獎金津貼,但是因著爸的病,家底都耗進去了,這八十塊,還是剛攢下來的。

幸好之前多少還存了一些東西。

老大結婚的時候家裏出了房子自行車,另外還有三十塊的彩禮,老二結婚房子是沒有了,自行車也沒有,自然錢這方面要補償一些。

沒道理老大老二結婚差那麽多。

知道俞向晏要成家了,俞向海和俞向安也決定出自己的一份心意,俞向海的路子不寬廣,不過葉七佳在供銷社上班,能夠拿到不少的好東西,他們就準備了足夠做兩身新衣服的布。

這是個大手筆了。

二十多塊錢就這麽砸下去了。

俞向安準備的是吃的,自制黃豆醬、自制水果罐頭,用水果罐頭的瓶子洗幹凈,消好毒之後再放進去的,這樣自制的水果罐頭味道不差,保質期沒那麽長,不過也足夠了。

還準備了一些比較貼心的小玩意,比如說女孩子用的紅色發夾發繩,還有雪花膏等等,另外送了一對紅色大花枕套。

再加上秦家的、老家爺爺大伯的,這個包裹看上去貼別壯觀。

俞向晏是算著時間的,差不多了就去郵局問問,跟他計算的日子差了一天,就領到了他的包裹,滿滿當當的。

這郵費都不是一筆小錢。

看著他扛著大包小包的回來,大隊裏其他人看到都上來道喜了。

大家都知道了,他們兩個要成家了,為此他們特意在知青點外面選了一塊地,申請建房子,現在房子已經建好了,就等著主人住進去了。

他們對俞向晏這個知青還是覺得不錯的,這個知青踏實,模樣也長得周正,還有著一手做菜的本事,自他來了之後,露了一手,他們這附近,哪家要辦什麽大事兒都要請他去掌勺。

雖然沒有幾個會給錢,但是會給東西,飯菜那是肯定有的,另外有的送米送面,有的送雞蛋,哪一回都空不了手。

另外他做人又大方,會來事兒,幫忙寫信什麽的、看信之類的,不少人就愛找他,村裏沒有幾個人對這個外來戶有敵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