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2/5頁)

因為這一場浩劫,他們被連累了。

俞向安拆開鞋底,從那裏找出五十塊錢,在那其中三張錢上面,分別寫了溫言君三個字,這應該就是她爸的名字了。

林川柏安慰的拍了拍她的肩膀。

他明白她為什麽難過。

她對這個二嫂的印象不錯,就算遭受了這麽大的打擊,依舊堅守本心。

她爸想必也是一個自有風華的人物。

她爸爸會有這遭遇,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麽事,而是因為他出國留過學。

他們來自後世,理解他們,知道他們的無辜,但是在這個時代,他們的理解並沒有什麽用。

很多事,無能為力。

俞向安記住了地址,把信給燒了,打算回頭跟人打聽打聽。

林川柏:“我也會幫忙問問。”

一直有報平安信,突然沒了音訊,實在很難不往壞的方面想。

溫言君在南溪農場改造,南溪農場,是在通城,就是藍望山出差的那個通城。

正巧他的信上寫著他可能會來這裏拜訪,要是來了,這不是現成的打聽人選嗎?

當然,他們不會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他那裏,而且這事情也不能拖太久,已經斷了這麽久的聯絡了,感覺……兇多吉少。

但是這樣太可惜了,如果是還在呢,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寫信,那他們及時伸出援手就能救下他的一條命。

這麽長時間都堅持了下來,要是在黎明前夕倒了下去,實在是太讓人遺憾了。

林川柏也支持這件事情,幹不幹預的另說,打探消息,不難。

他們兩個就挑了個休息日,說聽到了通城的特產,想要去買一些回來。

聽到他們他這個理由,林杜仲:“……”

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嗎,不過去走走也不是什麽壞事兒,他點頭:“行,去旅遊吧,孩子交給我。”

帶個孩子不是什麽難事。

南溪農場那裏原本是林地和荒地,現在改造成了農場,有陸陸續續到這裏來改造的人,也有來支援的知青,不管是哪一方,都很辛苦。

因為他們是來這裏開荒的,開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而且人越來越多,土地就這麽大,產出的糧食有限,分到給每個個人自然就越來越少了,尤其是那些被送到這裏來改造的人,他們會被分去幹最臟最累的活,吃的也是最差的,他們也不被允許出去。

是被管的最嚴的。

他們在這裏是拿著錢都沒地方花,讓人唏噓不已。

因為那邊有知情,所以俞向安他們打聽起來就以那裏的知青作為切入口,知道了不少消息,大致知道了那裏的規模和限制。

在跟店長說起投稿還沒有回復的時候,俞向安不經意的把話題轉向了南溪農場,“店長,你對這個農場有什麽了解嗎?我有個朋友,想讓我幫他打聽,你也知道我初來乍到的,南溪農場我怎麽了解。”

劉恒波聽到她這話,目光一閃,“你朋友打聽這個做什麽。”

俞向安看了看四周,沒有人,但還是低了聲音,“店長,這事兒說起來不大好聽,她有個親戚在那裏改造呢,之前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封報平安的信給她,但是現在我那朋友已經大半年沒收到了平安信了,她擔心出了什麽事兒,但這天長地遠的,知道我在這裏,想著近一點,就問我知不知道,你說我這怎麽知道,這件事情又不好大張旗鼓的去問,這可真是愁死我了。”

劉恒波沉默了一會兒,垂下眼簾,“你是想知道她那親戚的現狀?”

“對,我就是想知道他是不是還平安,平安就好了,要是有個什麽萬一的,我也得跟我朋友說一聲,落葉歸根。”她的語氣比較悲觀。

劉恒波明白,他慢慢的、慢慢的點了下頭,“我理解,南溪農場啊,這我還真知道一點。”

他嘆了口氣,“那邊本來是荒地,後來選中了那裏開荒,一開始在那邊的是知青,後來有了那些人被送到那裏去一起參加勞動,我還記得,那個農場是六七年成立的,現在已經八年了。”

俞向安:“這樣啊。”跟她打聽到的相符。

“你知道你朋友親戚叫什麽名字嗎?我有個老夥計正好就在那邊,我看看能不能幫你打聽打聽。”

說是親戚,但是一般親戚誰會這麽關心,肯定是很親近的關系才會這樣。

俞向安大喜,他不僅僅有了解,還有認識的人!

她立刻把溫言君的名字用水在桌子上寫了下來,劉恒波把名字記了下來,“我去問問,你等我回復,我不敢保證的。”

“那就麻煩店長了,我明白,不論結果怎麽樣,都謝謝你,店長!”

隔了幾天,劉恒波臉色有些沉重的看著她,“有消息了,他現在情況不大好,病了一場,一直沒好,那裏缺醫少藥,也沒多少吃的,現在天氣也冷。”雖然他還活著,但是看著繼續下去,活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