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第2/4頁)

所以俞向安就沒藏私。

要是出現了萬一,損失也不大,這只是她試驗出來的眾多配方中的一個,那些好的她也不舍得這麽拿出來。

她先把他們教得差不多了之後才開始著手,去改裝了一輛推車,下面放上煤爐,上面放鍋子,這個推車就花了一百,再買上一個煤爐和鍋子,加上材料,二百塊就差不多了。

鐘建強夫妻兩個剛開始賣的時候有些無措,生意不太好,後面俞向安給他們支了個招,讓他們喊免費品嘗,用那些不值錢的素菜吸引客人,打開了局面,之後就好了,客人這一嘗之下,這麽一串青菜才一分錢,誰出不起?

這一試就停不下來了。

在當季的時候,一分錢到鄉下可以買一斤的青菜,但是到了鍋裏就一串,兩根。

素菜吃的不過癮還有肉類,這就貴一點,有兩分錢一串,也有五分錢一串,最貴的就要數雞腿了,一只雞腿兩毛錢。

要是想要填飽肚子的話,兩分錢就可以泡一小份的薯粉,這薯粉泡久了以後吸足了湯汁,味道沒的說,再加一分錢點一個青菜就是一碗湯粉了。

第一個月的時候凈利潤三十四塊八,第二個月凈利潤四十六塊三,第三個月的時候進入了佳境,凈利潤一百二十三!

這簡直是暴利!

三個月就回本了。

可能第四個月收入會更好,只要他們去人多的地方,提前準備好材料!

這個收入讓他們夫妻兩個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這方面,他們兩口子看到了買房的希望。

他們現在還是十口人一起擠在這二十多平的房子裏,還要受嫂子的白眼,他們要是能掙錢了,他們就能買房子搬出去,不用過現在這樣的日子了。

他們夫妻兩個合理安排時間,他們的兩個孩子也上了小學,可以幫忙幹活,他們放學以後幫著洗菜串簽子是沒問題的。

到了第五個月,他們重新置辦了一個推車,夫妻兩個分頭合作,收入翻倍。

有了這個,她以後要是別人問起她為什麽有這麽多錢來,她就有理由了。

*

俞向晏偶爾會帶著一家子過來他們這裏,帶上菜,一起來說說話,敘敘舊,也讓幾個孩子能一起玩耍聯絡感情。

身在異鄉,他們是彼此唯一的親人,自然是要多走動的,以前他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只有補貼,不寬裕,俞向晏不敢多來,來了就是占妹妹便宜,現在他們有收入了,就自帶食材過來,這樣子走動才更頻繁了。

他現在在外貿部幹的還不錯,福利待遇都可以。

他話裏也帶出來了滿足:“怪不得這麽多人想著考上大學呢,我要是在造紙廠裏,哪能看到現在的風景,以前在紅星大隊,一個月那二十來塊那都是難得的到日子了,現在我是兩三倍,以後還能再漲,前途也好,這要是換成以前,都不敢想,我在這裏待下去,以後就是首都人了,天子腳下。”

溫如真在旁邊就笑。

她現在的日子也很清閑。

她讀研了,以後不出意外的話會留校當老師,這份工作清閑又體面,福利待遇也不會很差。

她喜歡這樣安寧的生活。

俞希伊年紀最大,對老家也是最惦記的,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聽爸媽和姑姑姑父說話,聽到他們這樣說,應了一句:“這裏的生活是比在老家的日子好多了,如果太爺爺太奶奶也在這裏就好了,我帶他們去看天安門。”

俞向晏看了她一眼,嘴角含笑,這是孩子惦記呢。

這說明孩子有孝心,是好事。

“你當爸爸沒說啊,他們年紀大了,這路途遙遠,萬一有點什麽怎麽辦,你爺爺都不願意來,更別說你太爺爺他們了。”

他們都重視死後落葉歸根,他們想來,但是要是路上出了點什麽,不就是客死他鄉?

這是很犯忌諱的事。

所以他們只願意聽他們說這裏的事,自己卻是不來的。

俞希婉年紀最小,比雙胞胎小一歲,小孩子忘性快,現在也還記得太爺爺太奶奶。

在他們姐弟三人來首度之前,主要就是俞常有和張茶花帶他們的,感情很深。

雙胞胎就不是了,如果不是家裏有照片,都要忘記他們長什麽樣子了。

俞希伊就跟他們說起在老家的事,“我很喜歡去小溪那邊,水不深,大人放心,我們在那裏可以捉小魚小蝦,要是捉到一條大點的,就地找幹柴烤魚,回家沾一點鹽巴,味道可香了。”

雙胞胎好奇:“怎麽生活啊?”

“自己帶火柴啊。”

雙胞胎哦了一聲,“姐,你會烤魚嗎?”

“我會,我烤的可好吃了,有的人手笨,烤焦了,好浪費,我還烤過鳥蛋……”

說起鳥蛋,俞向晏想起了什麽:“現在社會上變了很多,我聽到了一個事兒,別人說是真的,就我們上班街口那邊那個賣茶葉蛋的,一個月收入二百多塊錢,我們現在一個月加起來的收入還不到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