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第4/5頁)

一開始的時候,這生意不容易,沒口碑,只能接點小活,後來這邊想要建房子的人太多了,人手不夠用,從小活就接到了大活。

這一有了機會剩下來的機會就更多了。

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往家裏寄工資、寄信、寄東西,家裏的人漸漸的也沒有那麽反對、沒有那麽擔心了。

人多勢眾這話不是假的,光是他們紅星大隊就有十多個小夥子,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就更讓人放心了。

後來他表兄弟也來了,他媽那邊也對他放心了。

俞滿生想起了自己的娘家舅舅,他有七個舅舅!

而且不比他們這裏有一個造紙廠還有一個磚窯,那邊能夠種植糧食的地方少,大家只能靠山吃山,很多時候都是用山裏的山貨來代替主糧,日子過得艱難。

舅舅,表兄弟也多,還都長得人高馬大的,打獵是一把好手,幹起活來一點也不賴,這麽多個壯勞力抱團,這還能被人欺負?

俞滿生在特區幹得如火如荼。

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回去,附近的人都轟動了。

為了揚眉吐氣,又因為掙到錢了,大家都花了不少錢置辦東西。

他買了一台電視機回去。

其他人,有的買收音機,有的買手表,錢攢的不夠多的,就買新衣服新鞋子。

為著這個陣仗,這個年過的都不安生,因為很多人找上門來,打聽外面的情況,也有很多不甘心在這裏一直待著,想跟著自己出去幹。

俞滿生回憶起來,自己多高興啊。

只要人品好的,自己來者不拒。

要是人手多了,就更快做好,更快結算,就能去接更多的單,能賺更多的錢。

三個兄弟,大哥會燒磚,二哥考上了大專,沒道理就自己一個窩囊。

他不高興?

高興。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俞滿生只覺得後悔。

他這個年過的,根本沒多少時間和爺爺奶奶他們相處,都在跟別人說話,說著他的風光。

俞滿生想著想著,就在車上淚流滿面,隨即嚎啕大哭。

旁邊的人聽到他哭,叫著爺爺,也想到了什麽,紛紛嘆息。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老病死。

只能節哀。

俞常有沒了是張菊花發現的,她發現的也晚。

老人上了年紀睡的比較少,張茶花通常很早起來,這一天她跟往常一樣,醒了,就起來去廚房燒火,然後兒媳婦也起來了,一起做好了早飯,要吃早飯的時候,還沒看到老頭子出來,難得睡的晚了,她就叫人,但怎麽叫都沒反應。

她當時就覺得心裏一咯噔,進房間去看,他的身體已經冷了,沒了生息。

他在睡夢中沒了。

老頭子這一輩子前半輩子都在吃苦,後面二兒子出息了,這日就好過了,等到孫子輩的紛紛成材,還過上了享福的好日子,但是他怎麽就不繼續享福下去?

這好日子怎麽就不多過幾年?

俞常有這年紀沒了,能說的上喜喪了,七十多歲,而且四世同堂,子孫還都出息,有工人、有幹部、有老師,要說起來,他們紅星大隊哪個不豎起大拇指,羨慕他現如今的好生活。

他沒了的消息一傳出去,就有那些支得起事的人來幫忙了。

該通知的通知,該準備的準備。

現在比起之前已經講究一些排場的問題了,俞家的日子過得也好,要是不把牌面支起來,還難免會有閑話,覺得子孫不孝順,所以對場面很用心,一樣樣的,都是按照老規矩辦,還把張茶花養的一頭半大的肥豬給宰了,本來這頭豬是預備農忙的時候殺的。

現在就用在了喪事上面。

現在這時候天氣還冷,能放幾天,俞向晏俞向安他們也沒耽誤,所以回來的時候,還沒出殯。

從火車上下來,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憔悴的很。

雙胞胎他們這個年紀,也懵懂的知道不少事。

現在這是他們經歷的,第一場來自親人的死亡。

死亡,就是以後再也不能見到他,聽到他說話。

除了俞向安和俞向晏,俞滿屋也從上海趕回來了。

獨身一人。

這幾年了,他和阮晨曦也沒掰扯清楚。

不過就從她沒跟著回來這點,他們兩個,估摸著也沒走到那一步。

俞青山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內斂的人,很少有情緒的劇烈波動,但是在俞常有的喪事上,他沒辦法再保持以往的形象,和俞青保嚎啕大哭。

加上他的子孫、他的弟妹親戚後輩,烏泱泱一片,全是哭聲。

俞常有他這一輩活下來四個兄弟,兩個妹妹,俞常有是大哥。

二弟俞常存,他的大兒子就是大隊長俞順穩。

三弟少年失蹤。

四弟壯年夭折,留下一個兒子,也在紅星大隊,平平穩穩的過日子。

兩個妹妹,大妹妹嫁去隔壁生產大隊,不過命不好,還沒娶媳婦進門,就生了一場病沒了,小妹當初日子過不下去,還不滿十歲就給了人做童養媳,後來那戶人家搬走,就斷了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