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第4/5頁)

這一一一介紹下來,他們一家子都驚了。

這又是工人又是大學生的,這日子過得可真紅火,而且人丁興旺。

“接下來就是我了,我養了三個孩子,一兒兩女,女兒老早嫁出去了,兒子是我們村的村長,也是我們村造紙廠的廠長,在這一畝三分地上能說得上話。”

“老四他就一個兒子,為人老實,人也勤快,在家裏日伺候田地。”

為什麽說的這麽透?

還不是看三弟家眷這架勢還有之前聽說的他們日子過得挺好的,那他們這邊就不能露怯,他們又不指望著從他們那裏得到什麽,一開始就得把這架勢給亮出來看看,免得人家生了什麽不必要的誤會。

之前俞葉歸打聽,也只能打聽俞滿生和俞向安這兩個人,現在這一聽,還真是吃了一驚。

尤其是俞青山,仔細算一算,除了他大兒子,剩下四個都是大學生,就算那大兒子不是大學生,那也是老技術工人了,這樣的人到了哪裏都不愁一口飯吃。

這日子,確實過的不差了,而且很難得的,家庭和睦。

他們這邊報完了家門,就輪到俞葉歸他們了,崔玉鳳叫著嫂子和二哥,臉上也是帶著笑的,“我和老三當初一開始過了段苦日子,後來我有本事在身,他又有著一身力氣,兩個人也把日子給過起來了,先生了我的兒子,他隨了我姓,現在在香港開了推拿館,生意不說多好,養家糊口沒問題,接下來生了大女兒,也是送去上了學的,不過後來這嫁了人,沒辦法,要看孩子,為了孩子,很多事都耽誤了。”

老三,就是我小兒子,他學歷是最好的,考上了大學,在英國過了好多年,兒媳婦都是在英國娶回來的,還是我們黑頭發黃皮膚的人更順眼,不然要是來個金發碧眼的,我看著都不知道該怎麽和她講話。”

“這是我最小的女兒,她也是缺少個老師……”

現在主場就是崔玉鳳,張茶花和俞常存三個人,介紹完了,他們說起了以前的歲月,說起了老三,別人就只有聽著的份,這有些事情小輩是不知道的,基本上都凝神細聽。

許小娟就在一旁端茶倒水,楊慧麗則是看著時間差不多鉆進了廚房,合著俞順穩的媳婦,一起張羅飯菜。

家裏這麽多人,這份菜就不是一個輕松的事情。

想要飯菜做得體面一些,那可不就得要下功夫了。

俞向安後面也進去搭把手,一起張羅了午飯,差不多到飯點的時候,俞滿昌帶著俞念根回來了,他就是俞常存四弟的獨苗苗,是個老實木訥的人,存在感不高,也不愛說話,一般就是悶頭在店裏幹活。

飯菜無疑是豐盛的。

先是衣服,然後是房子?現在是食物。

衣食住行占了三樣,這日子過的絕對不能說差了。

這一頓賓主盡歡,之後崔玉鳳就說想要去掃墓,什麽時候能去掃墓,這也是俞葉歸想要知道的,他還要把他爸的骨灰遷過來,這邊過來之前也得要先做別的,比如說看好墓穴,算好日子,這可不是說遷就能遷走的。

這些都不是什麽小事兒,而且去祭拜,這也是好事。

他還說了:“我帶你們去看,我們家的先人都在那一片,有地方的,請個人來哪個位置最合適再決定,不著急……”

他們就在這裏住了下來,這邊有空房間,還有俞向晏建的房子,那裏的房子一直有維護,現在可以直接住人。

當初他那房子建的房間多,他們來了都住得下。

俞向安在這幾天快速的熟絡了起來,主要的熟絡對象是俞婉欣。

俞葉歸熟絡的對象是俞青山,崔玉鳳熟悉的對象是張茶花,崔強盛熟悉的是俞順穩……

各有各投緣的人。

就這麽著,俞向安辭職下海做生意的事情,在這邊就這麽平凡的過去了,一個是歸功於他們到來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還有一個就是俞青山沒有說她身上背了多少債務。

讓她松了一口氣。

這一關,就這麽過了。

可太好了。

俞葉歸他們沒有停留太久過了幾天回去了,俞向安回去和外公外婆他們敘了舊,然後就坐上了回首都的火車,她要回去和林川柏孩子他們過年了。

今年,林厚樸還特意打了電話問她回不回去過年了,因為她都還沒回首都,首都都不回的話,還會不會回去秦城?

俞向安當時就說了回去。

回到去那個熟悉的地方,兩家餐館的人流還是那麽多,除此以外變化也很大,兩邊的街道上多了很多新開的店面,有做吃的,有賣日用品的,還有賣衣服的,各式各樣,給這條街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回到去,一進門,看到的就是林川柏正在看書的身影。

林川柏沒有想到俞向安突然回來了,看到她又驚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