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第4/5頁)

難不成兒子都大了,在外面展翅高飛了,他們兩個就守在老家,這樣子太憋屈了,以後抱孫子都抱不到,只能拿著照片想想。

俞向海和葉七佳去了羊城一趟,回去之後,見到人就誇贊大兒子現在的工作,周圍的人聽了只有羨慕的:“這孩子當初我就說他是聰明的,那麽機靈。”

“對啊,自小到大成績都很好。”

“你們兩個以後就享福吧。”

聽著這些誇贊的話,那是更飄飄然,但是對未來的打算也更堅定了。

現在就是想要把小兒子小女兒給供出來,然後就要看他們兩個去哪了,他現在有工作,葉七佳擺攤如火如荼,籌謀著起新房子,不會一口氣起兩間,以後孩子要是不回來的話,新房子建好了,住不過來。

葉七佳就說:“等以後我存錢多了,把這些大小事都解決了,到時候我跟著我兒子去,他們在哪我就在哪,我去給他們帶孩子,到時候孩子有工資,每個月我有退休金,我還要利息,夠一家平時花用的了。”

想想這日子就美。

現在這也差不多了,也畢業了想,下回要問問,這個人問題,什麽時候上心啊。

*

俞向安現在忙著“美顏”的事,去年廠房開工,鑒定下來了,產權專利申請好了,今年廠房也建好了,然後緊接著就是招工生產。

這東西跟吃的不一樣,它單價貴,市場肯定沒有食物的那麽大,吃的一日三餐都要吃,這東西往臉上擦一天用的量有限。

但是量有限,生產起來也不減少,掙起錢來是嗖嗖的。

尤其是在他們請了香港正當紅的一位明星代言之後,那訂單就跟雪花似的飛來。

這時候廣告少,效果出奇的好,一下子就從默默無聞變成知名品牌。

在首都的柳明月看到這廣告之後,立刻就打電話來了,“行啊,你這生意做的都上電視了,我們什麽關系?你不送我一個打八折的,我可跟你沒完。”

俞向安:“你也說了我們什麽關系,你去美食城二樓,報上大名,打六折,那裏是首都的代理點。”

不可能一下子覆蓋全市場,所以都是以點概面,在其他的城市設立一個代理點,有意的人來登記交一筆保證金或者是交一筆加盟費,然後就可以自己開設專櫃或者是開設小店銷售了。

她把這場子鋪得這麽大,就是因為鑒定結果不錯。

而為什麽可以讓對方答應當這個代言,除了鑒定書,還有一只上了年份的人參。

這東西可遇不可求,對方需要,他們這邊有。

現在廠裏是開足了馬力生產,然後通過火車運往全國各地。

廣告上留下來的那個電話每天都響個不停,俞向安高興地對林川柏感嘆:“再這樣下去,你的實驗室,就快要組建了,高興嗎?”

高興,當然高興。

他現在越來越有興致研發更多的美顏品種了,這樣子他能夠更快的把他想要的實驗器材都買回來。

俞向安也把這些禮盒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以及生意上有往來的夥伴,只要對方家裏有女性,送這個都合適。

她自然沒忘了自己的嫂子和姐妹,分別給他們寄了套裝過去,然後她收到了俞向清的電話,在接到電話的時候,俞向安以為對方是要說收到快遞了,但是不是,她還沒收到,說的是另一件事,她邊哭邊說。

三姐夫嚴鵬是隔壁省的人,之後考大學分配,他們兩個就在那邊定居了下來,她們不一定年年回來,見的比較少,但是通信是沒有少的。

她說的,是他們三姐的事。

海晏河清,安居(樂業)。

在俞向晏和俞向清之前,還有一個三姐俞向河,她下鄉一年後因病去世了。

當初是俞青山和舅舅秦豐茂去幫忙收的屍,現在過去十多年了。

他們這些兄弟姐妹沒有見到她的最後一面,因為是病死的,那邊的醫生還懷疑是癆病,讓他們火化了帶骨灰回來,葬回村裏。

現在俞向清遇到了一個和他們三姐一起下鄉插隊的女知青,她們三姐妹長得有些像,俞向清和俞向河是長得比較像的,對方看到俞向清的時候,錯認為是俞向河,驚慌失措,以為是她冤魂不散,嚇到她了,這驚慌之下,就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

俞向清哽咽:“她說不要來找我,不是我的錯了,我只是沒有出手幫你,我頂多是見死不救,你知道的額,我們幫不了你,殺人兇手不是我,冤有頭債有主!你不要來找我!”

這幾句話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很驚人。

她聽到的時候,感覺自己魂都要飛了,強行鎮定,趁著對方驚慌問了下去,得知苗紅星當初是和俞向河在同一個大隊插隊的,還住在同一個知青院裏。

她們三姐妹長得都不差,俞向河就被當地的一個村支書家的兒子給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