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3/4頁)

當天來回,也沒太大的安全隱患。

回來的時候,雙胞胎很興奮的嘰嘰喳喳,他們去了音樂會,還去看了話劇、馬戲團。

都是他們之前沒有體驗過的。

俞青山也感嘆:“怪不得之前那麽多人冒著生命危險都想要過去那邊,香港現在發展的確實比我們這邊好。”

看看那邊的高樓大廈,看看那邊的小車,還有那邊一點都不罕見的金發碧眼,這就是國際城市。

俞向安語氣很肯定:“我們會追上去逆襲的。”

俞青山沒那麽樂觀:“希望吧,如果真有那麽一天就好了。”

俞向安和林川柏對視一眼:會有,而且這一天,並不會太遠。

*

這段時間俞向安他們多了一樣產品,那就是泡面,後面泡面的選擇十分多,但是現在這時候,不多。

俞向安推出了三個口味,一個紅燒牛肉味,一個香蔥排骨味,還有一個香辣雞塊味。

生意火爆。

火爆到什麽地步?

火爆到俞向安不得不迅速的拉俞滿生過來,讓他幫忙加速建廠房,現有廠房不夠用了。

她會做這生意,其實是計劃外的,因為這時候要設備難,有的時候不是自己想要什麽就有什麽的,恰好有個客戶有做泡面的設備,俞向安不願意錯過,就上了。

然後,生意出乎意料的好。

除去被這香味勾去心魂的小孩,有一些人是一整箱一整箱的買的,比如說出車的司機。

他們在路上很多時候是碰不到人家的,平時帶一些幹糧解決,吃的不好,遇到了人家才有可能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但是有了這泡面就不一樣了。

自己帶了火柴,帶個鍋,帶上水,煮個熱水的功夫,這泡面就煮好了,或者帶個熱水壺,保溫功能好的,也能把這面泡開,香噴噴的,味道霸道的很,吃進嘴裏不見得它有多好吃,但是光聞著這味道,沒多少人可以抵抗。

包括雙胞胎,他們吃過的好東西不算少了,但是碰到這泡面,也沒多少抵抗力,攢的那點零用錢都去買方便面了。

他們的同學也十分癡迷。

還很熱衷收集裏面的卡片。

這卡片是十二生肖的,每一張生肖有十個顏色,要是能有誰集齊了一整套,就能免費得到一輛自行車。

因著這個胡蘿蔔掛在前面,大家買了這泡面,裏面的卡片都不舍得扔,好好地保存起來。

雙胞胎現在加起來已經攢了四十多張不同的了,王立磐的也有三十多張,卓鳴為最多,已經有八十多張了。

哪家的大人要是買了一箱回去,沒多久這就會被霍霍了個幹凈,無論藏到哪裏,家裏的小孩們都會翻箱倒櫃的找出來,哪怕之後被罵也不帶點懼怕的。

陳曉陽也知道這泡面賣的火熱,她自己是沒吃過的,別的牌子的就更沒吃過了。

幸運的是,她在的這個班組在上個月被評為積極分子,每個人發了一箱。

這積極分子是和其他班組對比勝出的那一方得的,對比的根據有分幾個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產量,然後是不良率,衛生程度,耗損等等,根據占比,最後得出一個總分,總分高的那一整個班組就會被評為積極分子。

積極分子不會加工資,不會發獎金,但是會發獎品。

每次獎品都不一樣。

上一次發的獎品是一對杯子,上上次發的獎品是一床新被單,這一次發的是一小箱泡面。

這泡面比起其他食物來說價格是比較貴的,陳曉陽節儉慣了,從來沒有買過,她不舍得買。

這一次作為獎品發了下來,她就好奇的拆開,想要試試,別人那麽稱贊的泡面到底是什麽樣的味道。

這一吃,就一發不可收拾。

本來只想拆一包試試,其他的帶回家,結果等她回過神來,一天天的,泡面已經吃了一小半了,她有些心虛,然後糾結,沒辦法,吃都吃了,只能拿出一半回去了。

她很節儉,她的家裏人只有比她更節儉的份。

雖然家裏現在靠著種地不用愁吃不飽了,但是家裏孩子多,想著建房子,日子過得也沒多少寬裕。

她也勸過他們出來找個工作,但是他們都退縮了,說自己啥也不會,種地踏實,而且地裏人力不夠,收成會不好,說來說去,都是這句話,陳曉陽也沒辦法了。

在這種情況下,泡面對於家裏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

大部分時候買給家裏小孩解饞的是糖果,糖果比較便宜,那種最便宜的一分錢一顆。

但是泡面要幾毛錢一包。

分量也太少了,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包下去就是個塞牙縫的。

對於小孩來說也吃不飽。

她拿回這一半的泡面回去,她媽媽立刻把這些給收了起來,但是還是太遲了,陳曉陽有個侄子已經看到了這是什麽,而且大聲的嚷嚷了出來,“是泡面!奶奶我要吃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