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第2/5頁)

被嫌棄的林亦泓林亦寧:“……”

這雙眼睛看透了太多。

他們現在六年級,這年紀不算很小了,有開竅早的已經知道什麽是喜歡。

雙胞胎長得都不錯,收到過幾封告白信了。

不過都被拒絕了。

林亦泓:“我要考了大學大戀愛。”

林亦寧:“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對不起。”她的對象,一定要長得好看!

有志一同的,他們都把這事給瞞了下來。

沒有告訴爸爸媽媽。

今年俞青山自己出錢建了一個房子。

用他從俞向安那裏收到的工資和獎金,建了一棟三層的房子。

這房子還沒徹底完工,有個優點,就是地方大、房間夠多。

要是一大家子團聚了,都能住下。

住他的房子跟住女兒的房子是有區別的,對於俞向海他們來說,住爸的地方名正言順,但要是住俞向安的地方,那就要比較注意一些了。

這房子建在特區,不是特別繁華的地方,距離廠子也不遠。

建好了,俞青山也不會日常去住,還是跟俞向安住在廠裏的房子。

俞向安在建好後去看了,房間是真多。

不多也不行,算一算,俞向海一家五口,俞向晏一家五口,俞向清一家三口,她一家四口,俞向居現在但還是單身,但是最起碼也是一家三口,那最起碼就要有十六個房間,一共三層,平均一層要六個房間才行。

地方小了那真的擺布不開。

等建好,明年就往裏面填充東西,俞青山計劃著,明年找個機會,把孩子都叫過來,好好聚一聚。

就算兒子女兒他們沒有空回來,但是他孫子外孫呢,他們都是學生,有寒暑假。

自家這幾個孩子自小一塊長大,感情不用說,但是再下一輩要是長時間都是不相處的話,那也只是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

他這番說辭俞向安很贊同,確實應該這樣,“這樣吧,等到明年寒假的時候,讓他們都來這邊,就住那裏,到時候也裝修好了,然後我給他們報個班,讓他們一起上課,這樣子可以增長知識,也可以培養感情。”

俞青山點頭:“這個好。”

這事就這樣定了。

過年的時候,俞向安和林川柏一起回了村裏,回了白石縣,跟奶奶張茶花,外公外婆秦強姚翠芬他們一起團聚。

看到他們這熱鬧場景,再想想他們這幾個老人的年紀,不少路人都感嘆他們是有福氣的。

但剛出正月十五沒幾天,張茶花就在中午午睡的時候停止了呼吸。

她這年紀,又是無病而終,是喜喪,但是,人就這麽沒有了。

俞青山有心理準備,但悲傷是難免的,一場喪事辦下來,他瘦了好幾斤,俞青保辦完喪事後還病了一場,他的身體沒有俞青山這個弟弟那麽好,在老家辦喪事,他是大兒子,很多事情也要他出面,喪事辦完了,強撐著的那口氣去了,就病了。

這次的喪事讓很多人都津津樂道,現在這時候跟過去不一樣了,現在慢慢的講究排場,生老病死,生和死是最重要的,這喪事辦得很體面,不是說辦的有多豪華奢侈,但是講究,把該做的都做到了極致了,加上這些出息的孝子賢孫,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少對著自己的兒女絮絮叨叨。

他們不敢想走的時候有這麽多出息的子孫,哪怕是有一個也好啊。

禍不單行,福不雙至,這場喪事辦完沒多久,秦強就在家裏摔了一跤,沒多久,他就沒了,他的器官老化的太厲害了。

姚翠芬在他沒了的時候都有些回不過神來,明明身體比較差的人是她,之前住院了那麽久的人也是她,怎麽他還比自己早走呢?

她想不通。

吃的越來越少,越來越少,送去醫院,醫生也無能為力,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

這一年,三個老人先後去世了,俞向安都有些提不起勁來,看著孩子一年年的長大,很有成就感,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他們的壽數在一年年的縮短,在這一年劃上了終止符。

連續三場喪事下來,俞家花了好一段時間恢復元氣。

在喪事期間,俞明傑還帶了他的對象,本來是談婚論嫁的,如果沒有今年接二連三的喪事的話,他們應該要辦喜事了。

現在把婚事推到了明年。

對這準兒媳婦,俞向海和葉七佳很上心,這姑娘好啊,身高中等,有些圓潤,這在他們看來是很有福氣的長相,而且又是同校的同學,之前不同班,也不認識,都被分到了電廠以後兩個年輕人慢慢的走到了一起。

她的父母也很出色,爸爸是工程師,媽媽是護士。

俞向安對此心情很復雜,雖然但是,他們要是有了孩子,那她就要升級當姑奶奶了,突然成了奶奶輩。

心有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