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第4/4頁)

雖然自己現在都一把年紀了,但是俞向安一想到俞青山去世的話,還是沒辦法平靜。

別人父母去世的時候可以說一句節哀,但是輪到自己的身上,聽著別人說節哀,可能心裏都還是茫然狀態,要在後面一點點的相處中才能明白,那個在家裏等著你吃飯的人不在了,那個守在電視機前看新聞聯播,訓她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不見了,永遠都不會出現了。

那股委屈和悲傷俞向安代入想了一下,就搖頭,拒絕繼續思考下去。

繼續思考下去會讓她聯想到她現世的父母,這麽長時間了,可能也去了,是不是在死前已經忘記她這個早早沒了的女兒?

有爸媽在,不管年紀有多大,都是有爸媽的孩子,在心理上更有底氣,因為爸媽很多時候就代表著一個避風港,是安心的代名詞。

現在林川柏還在努力解析靈桃的成分,如果能夠推廣,就算不能增加壽命,能夠把人的壽命推到□□十也是一個了不得的成就。

現在他們國家的平均壽命才七十多,十多年的生命可以做很多事。

林川柏的藥園除了人參以外,田地上大都堆滿了器材,他在現實中也有一個私人實驗室,這個更私人,他去到哪裏實驗室就跟到哪裏,想進去就進去。

回來後,林川柏又“閉關”去解析靈桃,俞向安看著俞青山提不起勁的樣子,琢磨著給他找點寄托,說白了就是給他找點事情做,給他找那種不會太忙碌,不會太耗費心神的活。

俞青山大部分時候都在特區,他不習慣在別的地方長住,他習慣了南方的氣候。

夏天太熱了,有空調,還可以去別的地方避暑,冬天……這邊的冬天快的幾乎讓人懷疑它沒有來過,溫室效應,冬天越來越沒有冬天的樣子了,一整個冬天穿大棉襖的時候屈指可數,這還哪裏是冬天。

去到處玩的話,俞青山年紀大了沒有那個精力,也不愛出遠門,所以他現在出門,除了去買早餐壓馬路,就是帶著李大柱時不時的去店面巡邏,但是這也耗費體力,而如果是李大柱開車送他過去的話,車牌號被人記住了,不能“悄悄”的過去暗訪。

問了一下,俞向安:“爸,有專人管理,你不去檢查也有人處理的,這樣,你覺得我開個展館怎麽樣?”

俞青山:???

林川柏和俞向安把以前找到的一些不允許私人持有的東西上交給了國家,其余的那些留著。

要是辦一個展館,也能把這些東西露一個明面,說這些東西是之前用一些吃的東西換來的,那時候不允許,就找了個地方埋在地下。

這些東西有的不值錢,有的拍賣價以千萬計。

因為東西太多太雜,他們請了好幾個不同類型的鑒別師工作了好一陣,才把這些東西一一分類出來,登記造冊。

有古董,也有近代的一些東西。

比如在五五年第二套人民幣發行之前的那一版貨幣,舊版的一萬元,相當於第二套人民幣的一元。

新版面值降了下去,購買力卻是實打實的。

還有以前的結婚證,以前的結婚證是小獎狀樣式的,現在的結婚證是小本本樣式的。

以前日常生活少不了的油票糖票糧票等等各種票據年輕一代的人,比如雙胞胎姐妹是沒用過的,她們出生的時候票據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只是偶爾的時候會在書裏夾著看到過,在使用方面自己是沒有概念的。

古代的東西放一邊,近代的東西放另一邊。

俞青山看到這些可懷念了,什麽糧票一市斤,糖票零點五兩,布票一尺等等,年輕人看到這些不懂,俞青山就在旁邊給他們解說。

有差不多大的老人過來消遣,那就更有話題了,說當初為了幾張布票跟誰誰拆借,發了工資怎麽計算著買東西,類似的經歷,有說不完的話題,俞青山又精神起來了,每天早上拿著一個保溫壺出發,不到飯點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