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2頁)

楊逍推開房門,掀起垂墜的帷帳帶她走了進去,剛坐下沒多久,便聽到外頭傳來噠噠噠噠淩亂急促的腳步聲,隨後繡著火焰團紋的掛毯被人一把掀開,一個穿著藍色褂子,玉雪可愛的孩童快步跑了進來,口中叫道:“義父!丁姑姑!”

跟在他身後的是一個穿著青色衣衫,容貌俊秀的半大少年,大概比之前的孩子要年長幾歲,卻稱呼那個孩子為“小師兄”,囑咐道:“小師兄,你跑慢點,小心別摔著了。”

這兩人自然就是比他們先一步到達光明頂的沈嶽和顧惜朝了。

沈嶽小孩子心性,又極為親近丁敏君,因此徑直撲到了她的膝頭被她一把抱起。而顧惜朝仍有些拘謹,在距離幾步遠的地方便停了下來,朝坐在上首的兩人躬身行禮道:“惜朝見過師父、師母。”

“好孩子。”丁敏君見楊逍只是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的意思,連忙開口將他叫了起來在身邊坐下。被她抱坐在腿上的沈嶽聽到大師弟的稱呼,黑葡萄似的眼睛滴溜溜轉了轉,奶聲奶氣地改了口:“義母!”叫完之後又轉過身來直勾勾地看著她,人小鬼大地問道:“您是不是要與義父成親啦?”想了想,聰明地拿前段日子剛好參加過的那場婚事舉例:“就像朱伯伯和李姨姨一樣?”

小機靈鬼還會拿朱富貴和李媚娘來說事了。

被他這麽直白地問出口,丁敏君臉上微微紅了紅,掩飾性地伸出指尖去戳他的腦門,笑著逗他道:“就屬你最聰明,連這個都知道了?”

沈嶽故意順著她的力道被戳地向後一仰一仰,偷眼看向旁邊的大師弟,見他已經被義父叫到了跟前考校學問。

楊逍此時考的乃是《詩經》,他原想著顧惜朝真正開始系統地讀書學習也不過才幾個月,能將詩經通篇誦讀已是不錯,卻沒想到這孩子竟然已經將全篇都背了下來,無論他隨性提問哪一句,他都能反應極快地接上下一句,並且說出注解,可見是下了狠功夫了。

他眸色微深,眼中劃過一抹不甚明顯的激賞。

從第一次見面開始,他就知道這個孩子是個可塑之才,畢竟對自己足夠狠心的人,只要不走偏,那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所以在收下他的時候,他曾給過他一個選擇,即將來是留在光明頂總壇處理教內事務呢,還是進入基層義軍成為反元主力,建功立業。

然而這個孩子在考慮了片刻後,卻給出了一個讓他有些意外的答案。

一身青色衣衫的瘦弱少年跪在地上,擲地有聲地對他道:“師父,弟子想去參加科舉,考取功名。”

“哦?”楊逍挑了挑眉,倒是有些好奇他為什麽會這麽選了。他自然知道不會是什麽想要當官出人頭地之類的理由,畢竟那可是蒙古人的朝廷,不是他們漢人的,若這孩子當真是這麽想的,早在他提出來的那一刻他就一掌斃了他了。故而他心平氣和地道:“說說看。”

顧惜朝毫不畏懼地直視著他,說出了自己淺顯卻一針見血的評價:“元人的朝廷中似乎並沒有我們明教的勢力,以至於我們並不能及時掌握朝廷的動向,弟子想成為這個突破口。”頓了頓,不知想到了什麽,他的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憎惡,卻依舊繼續說道:“而且弟子的那個……父親,在迎娶了前任太師之女後,現在已經高居太傅之位,據我所知,除了一個女兒,他並沒有親生的兒子。”

楊逍沉默地看著他。他沒有想到,這孩子竟會選擇一條最艱難的道路,連將來考取功名後如何利用身生父親為自己鋪路都已經謀劃好了。他並不擔心他會因為所謂的父子天性倒向元廷那邊,只因他了解這個孩子。

聰明的人多執拗,這孩子也不例外,既然選定了一條路,就會一條道走到黑,死也不會回頭。

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是紅蕪救了他們母子一命;而在他低進塵埃裏的時候,是楊逍伸手將他拉了出來,給了他體面和尊嚴。

這樣的人若給他一個歸屬,他會不惜一切代價牢牢地抓住,不允許任何人來破壞。明教之於顧惜朝,便是這麽一個歸屬,也許將來最為忠誠的,反而是這個看似心計城府都極深的孩子也說不定。

楊逍心中難得起了些惻隱之心,再怎麽聰明早熟,畢竟也還只是個不到八歲的孩子,為何要讓自己背上如此沉重的擔子?是以給了他反悔的機會:“你真的想好了嗎?”

顧惜朝卻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加堅定:“弟子已經想好了。”

楊逍沉默片刻,最終贊賞地笑了笑,朗聲對他道:“好,那麽從明天開始,為師親自教你。”並不是自傲,以他的學識來說,教導弟子應付科舉考試綽綽有余。

現如今看來,這個弟子做的比他預料中的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