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朝廷最近發生了什麽大事, 老百姓們不定能知道,但若說起京城最近流行什麽,他們張口便能來一句“有人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有江湖”。

《笑傲江湖》連載至今,已經有了許多忠實讀者。

不光那些明文識字的讀書人,連那走街串巷的貨郎、城門口扛貨的苦力、走南闖北的武夫……都願意花上幾個茶錢,去茶樓飯館聽說書先生講那《笑傲江湖》的後續。

沒錯, 《笑傲江湖》雖未完結,卻已經是京城說書先生每日必講的經典。

每月到了《大衍月報》出刊之時, 那些茶座皆是高朋滿座,識字不識字的,都願意湊到一起,聽說書先生講那波橘雲詭的江湖事,再與相識、不相識的各路朋友一起討論裏頭的各種角色。

不光市井百姓,連那許多熱血年輕人也被其中豪情萬丈吸引。

當然, 話本只是話本。

《笑傲江湖》只是祝圓依舊記憶仿寫。雖然她對金庸小說熟知於心,但文字造詣確實不如金庸, 只能盡力還原。即便如此,金庸的小說, 對於當下文人而言, 仍然是大白話居多。

故而,《笑傲江湖》在文人圈子裏,倒是沒有引起太大轟動。

反倒是閑著無聊的婦人家會月月追更。

聽起來似乎不多。

可這年頭, 讀書人還是少數。積攢了大批百姓讀者的金庸先生,在街頭小巷、在深閨婦人乃至許多少年學子心裏, 已是儼然大家。

當其時, 春節剛過, 元宵未至,卻不知從何處刮起一股流言——所謂的金庸先生,其實只是一名未及笄的小丫頭。

那丫頭,就是這些日子搗鼓出《灼灼》、“璀璨之齋”的祝家三姑娘。

眾人嘩然。

倘若這是真的……那《笑傲江湖》裏的人物有多瀟灑不羈,這小姑娘便有多離經叛道了。

再看她這倆月,一小姑娘家家的,天天拋頭露臉,早出晚歸,還整日跟各種男人打交道……可不是離經叛道。

當下留言喧囂而上。

一時間,祝圓的名字在好些人家眼裏都成了那不守規矩的代名詞。

這些不過是大夥私下流傳之話,祝家人起初是毫不知情。

可王玉欣最近正跟太常寺少卿家議親,加上春節,正是走親訪友之時,這流言剛起,便有那嘴碎的跟王玉欣告狀,說他們家的姑娘可得好好管管,別壞了玥兒的名聲。

王玉欣一聽,這還得了,當即回家找祝老夫人告狀。

於是,當天下午,剛回到家的祝圓便被叫至長福院。

一進門,還沒來得及看清人呢,便聽得一聲大喝——

“跪下!”

祝圓:……啥情況?

好在她娘給力。

只聽張靜姝道:“大嫂,娘還沒發話呢。”

王玉欣登時憋紅了臉。

祝圓心裏暗樂,忙朝上座三名長輩福身行禮,快速溜到她娘身後。

祝老夫人臉色也不太好看,廢話不多說,直接問她:“我問你,金庸先生是何許人?”

祝圓心裏一突,謹慎答道:“孫女不知道。”

“砰!”祝老夫人拍得茶幾上的碗盞都顫了兩顫。“不知道?旁人都知道《大衍月刊》上的稿子和稿費,都是從玉蘭妝走的,怎麽,玉蘭妝除了你,還有別的主子?”

“因為稿件是孫女整理的,但孫女確實不知道金庸先生是何人。”反正,打死不認。

“什麽意思?”

祝圓解釋道:“我曾經看過金庸先生的文稿,不過字跡繚亂,破舊不堪,沒法保存。所以我只能依靠記憶寫出來,並署名金庸先生。”說完她恭敬福身,“敢問祖母,孫女將前人的經典改編再現,何錯之有?”

祝老夫人張了張口。

王玉欣見她軟化了,立馬道:“若不是你天天出去外面,好好一姑娘,如何會被人說成這個樣子?”

祝圓直視她:“伯娘不妨說說,侄女我都被說成什麽樣子了?”

“那什麽——”王玉欣啞口。對啊,旁人其實就是暗指一兩句,連名都沒提,哪有什麽話?

祝圓面無表情看著她:“不知道伯母對陛下的安排有何意見?侄女去打理鋪子,可是陛下親口諭旨吩咐下來的,若是伯母對侄女有意見,不如跟侄女一塊兒去面聖?”

王玉欣僵著臉,幹笑:“陛下豈是你想見就能見的。”

“那不巧了,”祝圓微笑,“半月前我才面聖了一回,還送了他一套琉璃茶盞。”

她的禮物,可不是白收的!尤其是這種新品剛出來,賣得正俏的時候,少一套樣品她少多少錢啊~

禦書房裏的承嘉帝打了噴嚏。

祝圓這話的意思呢,有腦子都聽出來——陛下不光贊同她管事,還喜歡她倒騰出來的產品!

這回不光王玉欣,連祝老夫人跟張靜姝都嚇了一跳。

“你怎麽突然見著聖上了?也沒聽你說說。”張靜姝忙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