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三(第2/2頁)

柔成在一旁看著,知道她是想家了,想到宋知歡未出閣時是如何與宋母宋父撒嬌賣乖,又是如何被家裏的主子們捧在手心兒上疼愛,心中輕嘆一聲,輕聲安慰道:“等過兩年,四爺年歲大了,出宮開府,主兒便可與夫人時常相見了。或是去莊子上、回府裏小住一兩日,與老爺、幾位爺和小爺們相見也是有的。”

她見宋知歡一手扶著腰,心中隱隱有些心疼,忙脫了鞋,從炕上挪到宋知歡身後,手上使力給宋知歡揉按著腰背,不忘低聲勸道:“況您在宮裏過得好,才是府裏主子們樂意看到的。若是知道您在宮裏傷心,夫人也要傷心許久了。”

“只怕母親見年宴上沒有我便要傷心了。”宋知歡聲音略略有些沙啞,眼眶微紅,“有時認了命,有時想起來卻真不服氣。遠離父母、不能報答養育之恩,不能承歡膝下安享天倫之樂,骨肉分離經年不見,又算怎麽個活法呢?”

柔成抿了抿唇,輕嘆一聲,“您這話便是癡了,傳出去不好的。”

她知道宋知歡心裏不好受,也知道她今日的情緒波動這樣大也有孕期的緣故,不敢多勸,怕更讓她傷心,只能慢慢給她按著腰背,心裏也有些不是滋味。

好在宋知歡的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不多時就收了眼淚。

柔成忙用熱水擰了柔軟的巾帕來給宋知歡拭擦眼睛,又將一匣子新話本子取出來任宋知歡挑選。

“不看這個了。”宋知歡擺了擺手,摸了摸自己高挺的肚子,嘆道:“把那一套的《史記》取來吧,就擱在炕櫃上,以後不看話本子了,免得帶壞了孩子。”

柔成失笑,又有意打趣,只問道:“您預備著戒了這話本子?”

宋知歡認真想了想,“嗯……至少你家小主子出生之前,我是不預備看了。”

“那就是這話本子對您沒吸引力了。”柔成了然,又道:“不過這到底是在宮裏,等到日後出宮開了府,什麽好話本子沒有?您便可看的盡興了。”

宋知歡憂愁地嘆了口氣,“這玩意看了這麽多年了,也沒個新意,不過是打發時間罷了。”

柔成輕笑兩聲,將宋知歡那一整套的史記取了過來,看著她挑挑揀揀取出一本慢慢翻著。

地上燃著的炭火發出細微的聲響,柔成抓了一把四福晉特意囑人調制的安神養身的香料扔進香爐中點上,裊裊青煙氤氳繚繞,帶著令人安心的香氣。

月份漸高,宋知歡也愈發覺著瞌睡、身子發懶。

於是又歪在炕上睡了過去,等李氏應付完了田氏、董氏二人,過來這邊看看的時候,便見宋知歡歪在炕上閉眼睡著,炕桌早挪了地方,她身上只搭著一條絨毯,枕著菊花枕,神情還算安穩。

李氏略擰了擰眉,問柔成道:“怎麽又睡了?”

柔成輕嘆一聲,無奈道:“想家了。”

“唉。”李氏嘆了口氣,略坐了一會兒,也回去了。

等宋知歡再醒來的時候已是日上三竿了,大年三十的日子,小院子裏卻靜悄悄的。

安氏蹲在屋子裏不知在做什麽,青莊倒是過來了一次,留下了兩條親手打的絡子並兩只繡紋精致的小荷包。

宋知歡亦送了一塊尺頭並兩把珠絨線、一條絡子做回禮,這些東西柔成素來打理的細致,宋知歡從未在這上面多操半分的心。

下午,李氏又過來了一回,陪著宋知歡坐了一會兒,二人說笑著,便覺時間過的快些了。

紫禁城正常作息是一日兩餐三點,辰時用早膳,未時初用晚膳,另有一日三頓餐點。

不過今日是除夕,倒是例外,天色擦黑,屋外燈火闌珊了,廚房方送了幾樣餡子的餃子來,滿人喚這個做“餑餑”,有蒸有煮的,也是照顧各人的口味。

又顧念著這群女人精細嬌貴的胃,另有兩三樣粥點:紅棗甜粥、雞絲肉粥並一樣清甜解膩的杏仁酪。

野雞鍋子熱騰騰地滾著,還有幾樣冬日裏十分珍貴的蔬菜,白嫩嫩的豆腐和各樣菌子切了一盤子,另有些精細小菜,也算豐盛。

宋知歡讓雲初去邀了青莊,無論怎樣總歸是個禮數。

難得的,青莊過來湊了這個熱鬧。

鍋子擺在炕桌上,柔成又與雲若搬了一張高案擺在地上,正好與炕桌拼在一起。此時青莊來了也不犯愁,只在底下桌子旁再添個椅子,三人坐著並不擁擠。

“爆竹聲裏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知歡笑吟吟端起青梅茶,對李氏和青莊笑道:“新年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