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第2/3頁)

夏祁朝祖上是馬背上的國家,民風一向開放,同周邊其他國相比,對女子的約束本就沒這麽嚴厲,而當年的開國皇後,更是巾幗不讓須眉,跟著開國皇帝南征北戰,立下碩碩戰功,可謂是夏祁朝首當其沖的開國功臣。

而且,夏祁朝的開國帝後伉儷情深,遂史書上對於開國皇後的贊揚記載不勝其數,各家女子一度皆以開國皇後為典範,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而此時,太子突然提起開國皇後,其意自是不言而喻。

一旁的五皇子當然也聽出太子的話外之意,本想替他母妃辯解幾句,卻被淑妃一個眼神給制止了,因為淑妃知道,是她自己言語中被抓住了漏洞,即便把五皇子牽扯進來,也是多說無益。

溫阮自是聽出太子的維護之意,遂朝著他甜甜一笑,然後,不知她想到什麽,突然扭過頭,十分不解地看向淑妃,然後又看了看元帝,小小的臉上滿是疑問。

元帝自是注意到了溫阮的反應,遂出聲問道:“小丫頭,怎麽了,你一直盯著淑妃和朕看,是有何不妥啊?”

聽到元帝的問話,溫阮裝出一副剛回過神來的樣子,看著元帝恭敬地回道:“回皇上姑父的話,沒什麽不妥,只是阮阮一開始有個問題想不明白,不過,現在沒事了,我好像都想通了呢。”

聞言,元帝有了興趣,“哦?是何事,不妨說出來,讓朕也聽聽,順便也幫你這個小丫頭看看,你想的對還是不對。”

溫阮似乎是猶豫了一下,但片刻後還是點了點小腦袋,“好吧,皇上姑父這麽厲害,有您就幫阮阮分辨一下,那肯定就錯不了的。”

看著小丫頭一臉認真的樣子,元帝突然覺得她這話十分受用,於是,也真的有了幫溫阮指點迷津的想法。

“是這樣的,一開始,阮阮只是不明白,明明和齊思思比,我就是有理的人,怎麽被淑妃娘娘一說,我也成了有錯的人呢,還有,為什麽淑妃娘娘要幫齊思思呢,她們應該沒有親戚關系吧。”溫阮歪著小腦袋,把自己的不解全寫在了臉上。

“不過,剛剛我突然想通了,這肯定是皇上姑父您厲害呀,後宮和諧,大家相處起來其樂融融,淑妃娘娘這是在幫貴妃娘娘哦,而且,阮阮也能感覺到,淑妃娘娘和貴妃娘娘好像關系很好的樣子呢。”

溫阮一臉天真的說道,只是,她脆生生的聲音一落,全場落針可聞的靜默,眾人心思各異,噤若寒蟬。

現場之人誰不知道,淑妃和程貴妃在後宮針鋒相對,且不和已久,而淑妃剛剛那些話是隱隱有針對溫阮之意,但眾人也只是以為,淑妃是因太子之故,才會如此。

可是,這被溫阮這麽強行一聯系,雖說童言無忌,但一些心思活絡的人,也還是品出了不一樣的深意,甚至想到了一些以往未有過的猜想。

尤其是元帝,他本就多疑,善猜忌,後宮中程貴妃與淑妃之間的明爭暗鬥,算是他一手推波助瀾的,也是他一直引以為傲的平衡,若兩人真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那前朝的局勢是不是也要跟著變一變了?

溫阮離得近,自是沒有錯過元帝眼裏的狐疑之色,但她什麽都沒再說,只是默默地立在一旁,畢竟,挑撥離間這種事情,蜻蜓點水可要比喋喋不休高明的多啊。

淑妃當然也注意到了元帝的變化,但身為元帝多年的枕邊人,淑妃多少還是了解他的,她知道,此時若是她急於否認,反而在元帝那裏,便是欲蓋彌彰之嫌,索性不如順著這小丫頭的話往下說,反而會有一線生機。

只是程貴妃貌似就沒有淑妃這般遇事沉穩了,她見到元帝有所懷疑,便急著想要解釋一二,誰知她剛想開口,便直接被淑妃打斷了。

“臣妾與程妹妹,同為後宮嬪妃,雖不能為皇上解憂,但自是也不能給皇上添亂的,當然應該和睦些才是。”淑妃說完,還暗自朝著程貴妃使了個眼色。

這次,程貴妃倒也不算太蠢,領會到淑妃的用意後,立即笑著回道:“可不是嘛,皇上,您是不知道啊,淑妃姐姐因為年紀比臣妾大許多,平日裏對臣妾還算是挺照顧的,只是姐姐好像年紀漸長,精力也不太行了,否則妹妹怕是會經常打擾姐姐呢。”

聞言,淑妃臉色一僵,似是很介意程貴妃說起她年紀大的事,遂語氣不善地回道:“姐姐自是和程妹妹比不得啊,畢竟是妹妹沒生育過,哪能知道女子生養後的辛苦。”

若說年紀大是淑妃的芥蒂,那得寵多年卻無子便是程貴妃心底最深的痛,臉色立馬便拉了下來。

果真,在淑妃和程貴妃的這一唱一和下,元帝心裏的疑慮似是被打消了一些,臉色也好了很多。

看到這種結果,溫阮並不氣餒,這種挑撥離間的事,她本來也沒打算一次就能成功,但總的來說,溫阮的初步目的也算是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