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3頁)

凱爾西並不認為是人去樓空。

書桌上的鋼筆未蓋上筆蓋,厚厚的筆記本平攤著,兇手只是暫時離開。

抓緊時間,凱爾西快速掃閱了筆記本。

筆記本並沒有采用復雜的加密,滿篇法文,記錄了犯罪的心路歷程。

這一本犯罪日記,簡而言之,記錄了一段扭曲的感情。

大小賴爾兄弟對十三歲半的親身妹妹有了非分之念。

被父親發現後,兩人被扔非洲分公司好好反省,直到他們徹底打消念頭才能回法國。

另一邊,賴爾老先生計劃等女兒十四歲生日後,將把她送到修道院。封閉住校,能讓女兒不被哥哥們騷擾或傷害。

計劃雖好,但賴爾兩兄弟被送走後數月,一場流感侵襲了賴爾家。

很不幸,賴爾老先生與賴爾小姐都沒能活下來。

遠在非洲的大小賴爾兄弟得知噩耗,不願相信他們沒能再見心愛的妹妹一面。不惜一切代價將人復活的執念便由此紮根。

‘踏踏踏——’

此時,安靜的甬道,由遠及近響起了一個人的腳步聲。

凱爾西沒再細看日記,將一切還原,將門也推至原先的半閉角度。

屏氣凝神藏到了門背後,她聽著來人越來越近,默數起‘三、二、一’。

下一刻,大賴爾得意滿志地踏入密室,準備寫下妹妹復活前的最後一篇日記。

不料,他推門而入後,眉心突然一涼,只見黑洞洞的槍口出現在眼前。

“你!”

大賴爾面色煞白,卻也反應急速。

他沒有質問來人是誰,冷笑著伸出插在衣兜裏的手,手上握著一個拉環炸//彈,“你敢開槍的話,我們就一起去地獄。”

話分兩頭。

時間倒退回演講開始前。

依照劇本設定,歇洛克今天來參觀修道院,是為給小侄女擇校。

一家人剛從海外歸來,所以要找從南半球歸來的家長與學生聊聊天天,希望幫助小侄女適應從南半球到北半球的時差生活。

歇洛克穿行人群之間,半小時後,就與幾位中年女性家長交談甚歡。

他已經將這些人的行程摸清,她們不時跨洋出行,或去非洲屬地,或去澳大利亞經商。家中的孩子多從南半球來到巴黎。

一行人在進入禮堂後,家長們理所當然與孩子匯合。

各個小團體分散落坐,陸陸續續地整個禮堂基本滿座了。乍一看烏泱泱的一片,女人們身著不同的裙裝爭奇鬥艷,令人眼花繚亂。

歇洛克結合剛剛打探的消息,已大致了解禮堂的座位分布情況,他先來到偏後排的位置。

十點入場,每一個走入禮堂的人都被他看在眼裏。

當即判斷這些人的來歷有無違和感,並迅速篩選出可疑的對象。

之後,院長要進行整整一個小時演講。

犯罪現場的證據出發,血祭兇手早已不如初時謹慎行事。

歇洛克不相信兇手今天能一直維持完美偽裝。

如果兇手想要對修道院不利的話,必會出現不屑嘲諷等情緒。他要密切注意其中某些可疑分子在演講過程的神態變化。

誰是可疑分子?

此前,不論是身份成謎的康提與香農,還是拐走布朗基的站街女,嫌犯們全都身材纖細。

今天的可疑目標,外表卻恰恰相反。

歇洛克在三百多人裏,猶如大海撈針一般,確定了四個嫌疑人。

——嫌疑人的鞋碼與犯罪現場一致,她們的身材都有些胖。

為什麽今天的可疑對象都身材微胖?

因為兇手要雙重偽裝,藏在修道院時大概率不會用在外活動的體型。

如果是男扮女裝,和他一樣將體型裝胖或是扮醜,是最不容易出錯的掩飾方法。

畢竟,天賦很罕見。

輕松駕馭亦男亦女的面容,並能展現兩種不同的美,除了登峰造極的偽裝術,不得不需要天賜的外貌。

只是外貌嗎?

歇洛克確定了疑犯所在範圍後,悄無聲息地換了座位。

坐到最合適的角度,利用手持化妝鏡的反光,密切注意幾位嫌疑人的表情變化。

如此,他聽著院長的演說,目光觀察著可疑對象們的一舉一動。一心三用,再聯想起早上的驚鴻一瞥。

理性分析,首先可以確定,他不會對男性產生超友誼的感情。

然而,凱爾西確實是特別的存在。仿佛世上出現了另一個自己,但又不全然相同。兩人不時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更默契到無需多余的解說。

那種感覺很奇妙,或近乎美妙。

如果兩人性別相同必成摯友,如果性別相異……

此時,鏡面上顯出二號嫌疑人藍裙子的冰冷譏笑。

演講已過大半,藍裙子從一開始地認真聽講狀,漸漸有了一些不耐煩。

當下,院長說起將如何處理女學生逃學,與男性的往來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