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4頁)

淩庸墨下旨要娶燕舒安之女為皇後時,他就料到燕茂霖要進戶部挖老七的底,只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先遭殃。

“這麽說,你是認同燕茂霖所言,”皇帝在逼榮親王,做給滿朝文武看。

榮親王又何嘗不知,跪地拱手:“皇上,廢妃蘇氏之過,姜堰蘇氏確有難以推卸之責。”

聞言,蘇慶和面如死灰,泄去了那口氣,癱在了地上,淚和汗沾濕了金磚,壓抑不住的嗚咽聲中盡是絕望。他姜堰蘇氏,近三百年的大氏族啊!

想到在外院紫英堂跪了一夜的王妃,榮親王終是心軟了:“可法理不外乎人情,九族之中多為無辜。皇上愛民如子,想來也不願看到無辜者死喪,”他清楚淩庸墨要什麽,“臣懇請皇上容姜堰蘇氏朝中臣歸根,修家學。”

“王爺,”蘇慶和擡頭,眼中盡是詫異,他沒想到到了這般田地榮親王會保蘇氏一族。

坤寧宮裏,午膳剛擺上,馮大海就匆匆進了殿。凈了手的李安好見他笑得見眉不見眼的,就知前朝來了好消息:“說吧。”

“娘娘,皇上剛下了聖旨,”馮大海跪到地上:“姜堰蘇氏一族在朝官員全部卸任歸根,修家學。”

李安好坐到桌邊,斂下眼睫。修家學恐怕還不夠,要想斷一大氏族在朝中根基可沒那麽容易。

“抄沒工部尚書府、津邊知府等家財,同宗三代不得入仕,”這招到位了,馮大海沒讀過幾本書,但也知道不得入仕就是不能為官。至於三代過後,那誰能料定坐在龍椅上的主跟他們娘娘會是何關系?

總之一句,姜堰蘇氏的苦日子還在後頭呢。

“禦膳房可已將皇上的午膳送去了幹正殿?”昨夜皇上歇在幹正殿,並未入後宮,她倒是睡了個全乎覺。李安好也不知自己這心境對不對,反正今兒精氣神是很好,幹什麽都事半功倍。

馮大海連忙點首:“送去了,奴才回來時見著方公公了。

“那就好,”李安好接過寶櫻奉上的筷子:“你裏外奔走了一上午了,下去用午膳吧。”

“謝娘娘,”馮大海樂呵呵地起身,退出後殿。

吃了兩塊芋蒂糕,李安好放下筷子,拿起調羹喝湯。

蘇氏清音刺殺皇後,按《大靖律法》,在九族之列的姜堰蘇氏是沒有活路的。但她一點傷都沒有,皇上卻因她誅殺一數千族口的大氏族,這不但有損皇上的名聲,於她也不是什麽好事。

大婚後家宴,沐老郡王可已經意指過她惑君了。

不過這次皇上的目的本就不在“要命”,將事推出去亦只不過是為了引出《大靖律法》。有“誅九族”在前壓著,姜堰蘇氏能得活命已是千恩萬謝。而一大氏族三代不得入仕,在天下百姓看來亦是極大的罪責了。

邸報發出後,這事情傳開,帝後大婚也已滿了月。李安好跟自己打了個賭,皇帝要大赦天下,減免賦稅了,當然蘇氏肯定是不在大赦之內。

榮親王失意,賢親王也不能得意,他掌著戶部,應是最不願皇帝減免賦稅。而皇帝明知戶部有問題,與其讓大筆賦稅流入戶部,還不如富民。水能載舟,歷史足可見。

傍晚,範德江來了坤寧宮。

聽聞皇上體諒她受驚,允她召見娘家人,李安好是既覺好笑又欣喜不已,著寶喬取二十兩銀子過來。

見皇後娘娘高興,範德江便沒有拒絕:“奴才謝娘娘賞,”掖好裝銀子的荷包,順嘴說道,“近日前朝忙得很,皇上應不會入後宮。娘娘宮裏要是做了什麽新鮮吃食,可別忘了送些去幹正殿。皇上總說您宮裏小廚房做的膳食合口。”

“本宮記在心裏了,”李安好領了範德江的好意:“馮大海去送送你師父。”

“是”

如範德江所言,皇上連著五天都沒入後宮。但因著罪妃蘇氏之事,後宮裏頭是無一句閑話,各宮之間也少了走動。

七月十二,寧誠伯府老夫人攜燕景氏,領著五歲的宏哥兒進宮。馮大海一早上就等在了宮門口,接著人了,便牽著他主子的小弟弟在旁帶路。

坤寧宮裏,李安好正坐在主位上等著,手裏握著兩顆鴿子蛋大的紫煙海東珠,這是要給宏哥兒的。五歲,那小家夥還能進後宮,等再過兩年就大了,得顧忌男女之別。

“娘娘不要急,”守在一旁的九娘見主子盯著那紫煙海東珠出神,不禁笑道:“聽說七少爺要來,小雀兒自發去了小廚房看著。”也不知這兩怎麽結下的仇?

李安好輕笑出聲:“怪本宮,”若不是她支使,小雀兒也不會在意宏哥兒那張饞嘴。

“來了來了,”寶桃進殿回稟:“馮大海抱著七少爺,領著老夫人和舅家大夫人到咱們宮門外了。”

聞言,李安好站起身。

駐足在坤寧宮宮門外,老夫人拉著下地的宏哥兒,靜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