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3頁)

阿嬌拍拍她手道:“家裏的事不用你擔心,到了朔州你好好養胎,生完再操心鋪子的事也來得及,千萬別累著了自己。”

沈櫻都懂,嫂子不能生養,她若是不照顧好自己把孩子弄沒了,不提她與謝郢,嫂子得多難受?

訴了離情,翌日小兩口就輕車簡行地離京了。

柳氏無精打采了兩日,好在有阿嬌、孟昭陪著,又聽趙宴平說了些朔州的風土民情,是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好地方,女兒女婿在那邊不會吃什麽苦頭,柳氏才恢復了精神。

眨眼就到了三月二十九。

官府會在每月月底的休沐日前將當月的俸祿發下來,趙宴平是正七品官,論理該發七石半米,不過現在都直接發銀子,七石半米折算下來是三兩七錢的銀子,再加上朝廷給的一些貼補,趙宴平現在每個月都能拿四兩銀。

回家之後,趙宴平習慣地先去後院找母親,將俸祿交給柳氏。

柳氏早想好了,接了兒子的四兩銀子放到錢袋子中,再將錢袋子交給兒子,柔聲道:“娘年紀大了,不想再費神算來算去,阿嬌自己開鋪子,還當過賬房,她腦袋好使,以後家裏的銀子就都交給阿嬌管吧。”

趙宴平慚愧道:“這銀子若都是兒子掙的,給阿嬌管也沒什麽,可裏面幾乎都是您自己的銀子。”

他這兩年的俸祿,基本都花的差不多了,妹妹出嫁的嫁妝他都沒幫上什麽忙,是妹妹給了母親一筆銀子,母親再貼補點,才預備了一份還算體面的嫁妝。

柳氏嗔怪道:“咱們是母子,你跟我算那麽清楚做什麽?再說了,你現在一個月才賺四兩,百靈、翠娘、郭興、春竹、冬竹每人五錢月例,這就是二兩五,再加上咱們這一家子主仆九人的吃穿,還有每年十五兩的賃宅子錢,你的月俸根本不夠用,娘不把存銀都交給阿嬌,你是準備讓阿嬌掏她自己的銀子替你管家?”

趙宴平平時都不怎麽算賬,只知道自己的俸祿能支撐一家人的開銷,如今多了阿嬌、孟昭還有兩個丫鬟,他每個月只賺四兩,除非過得特別緊巴,確實不夠用了。

被母親這麽一算,趙宴平更加慚愧了。

柳氏笑道:“你也不用覺得慚愧,你都沒去私塾讀過書,光靠自己走到今日,做了七品京官,多少秀才郎都比不上你。咱們現在的日子是緊巴一些,但也能過下去,等將來你升了官,月俸夠養活咱們一大家子了,家裏就能寬裕些了。沒升官也不怕,以你現在的月俸也只需娘貼補一點,夠咱們再維持幾年的,萬一哪天維持不下去了,大不了退了這宅子,再賃個小點的,娘也不用丫鬟了。”

柳氏想的很開,趙宴平心裏卻頗不是滋味兒。

娶阿嬌那晚他還發誓要讓母親、阿嬌跟著他過好日子,結果到頭來,他現在的月俸都難以維持現在的生活。

“還是您先管著吧,等我每個月的俸祿能存下來一點了,再交給阿嬌。”現在給阿嬌,趙宴平怕阿嬌偷偷地拿私房錢貼補公賬。

柳氏想了想,覺得兒子說的有道理。

娘倆商量好了,一起來前院吃飯。

阿嬌就發現,今日趙宴平的神色似乎不太好看。

晚上歇下了,兩人雖然躺在一個被窩裏,趙宴平卻沒有那個意思,躺下後就對著屋頂發呆,阿嬌更擔心了,小聲問他:“是大理寺出了什麽難辦的案子嗎?”

趙宴平搖搖頭。

阿嬌扯了扯他放在身上的手:“那是為什麽?”

趙宴平嘆了口氣,握著她的手道:“老太公最近身子不太好,經常咳嗽。”

這倒也是事實,盧太公都六十七歲高齡了,本來已經退了下去,可淳慶帝找不到合心意的接任官員,又將盧太公請了回來。大理寺卿可不是什麽閑差,各地的案子一件件地送進京,沒個完,核實案件又費腦袋,這兩年盧太公真是一年比一年可見地衰老下來了。

阿嬌送趙宴平的第一份禮物就是盧太公編的書,就算趙宴平沒拜盧太公為師,阿嬌對盧太公有一種好感,聽說盧太公病了,阿嬌的心也是一沉。

“那,那你明日去探望探望吧,正好休假,有什麽能幫的就幫幫老太公。”阿嬌提議道。

趙宴平抿唇,他一直都很少去理國公府,怕被人議論他刻意討好盧太公。

阿嬌卻道:“你是什麽品行,盧太公比誰都清楚,說句不好聽的,老太公年事已高,不定哪天就去了,你明明關心他卻忍著不說,真到了那一天,你後悔也來不及。”

趙宴平忽然想到了他與阿嬌。

當年他就是因為什麽都不說,才害阿嬌傷心離開,男女感情如此,師徒情分又何嘗不是?

阿嬌年輕,能等到他的補償,盧太公卻沒那麽多時間了。

“好,明早我就去瞧瞧他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