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3頁)

從趙宴平的位置,倒是能看見宣王的半邊肩膀。

趙宴平看著那肩膀,想的是妹妹,還有兩個素未謀面的外甥,可惜妹妹人在王府,除非王爺王妃邀請,趙家人都沒有資格去探望。宣王肯定不會召見他,宣王妃據說連永平侯夫人都沒請去王府做過客,更不會給趙家賞臉。

也不知道下次再見妹妹是什麽時候。

眾臣都到齊了,淳慶帝也收拾好了,高公公站在台階之上,引眾臣入殿。

趙宴平站在倒數第三排,叩拜過後,趙宴平等淳慶帝與其他大臣議事時,微微擡眸,飛快窺視了一眼天顏。

五十七歲的淳慶帝身穿明黃色龍袍,頭發果然灰白,臉上也布滿了皺紋,除了一身帝王威嚴,與富貴家的老太爺沒什麽區別。

看過了,趙宴平繼續垂眸,默默地聽著。

他沒有什麽政事要奏,今日過來純粹是當個聽客,只是連續站了兩個時辰,趙宴平才發現,參加朝會也是個力氣活兒,動都不能動,也不能喝水,怪不得盧太公不願再當大理寺卿了。

朝會上有百余位官員,個子矮小的站在後頭,恐怕都看不見前面的情形,然淳慶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卻可以將一眾官員的神色看得清清楚楚。朝會規矩確實嚴格,但真累了偷偷摸摸動動腳,此乃人之常情,只要沒撞上淳慶帝心情不好,淳慶帝都會當做沒看見。

趙宴平鶴立雞群,又是盧太公看好的關門弟子,且已通過荊州案證明了他的本事,今日是他第一日來參加朝會,淳慶帝就特別留意了一下。趙宴平的儀表自然不俗,讓淳慶帝意外的是,這小子定力真夠強,連續站了這麽久,愣是沒動一下。

是年輕人體力好沒覺得累,還是太緊張了不敢動?

淳慶帝看了眼薛敖。

薛敖第一次參加朝會的時候,一會兒撓腦袋一會兒打哈欠一會兒腳尖點地轉悠腿,與薛敖一比,趙宴平的表現怎能不讓人贊賞?

散朝之前,淳慶帝朝高公公招招手。

高公公彎腰走了過來。

淳慶帝低聲說了幾句。

高公公便點了幾位官員去禦書房外等候皇上召見,而他說的最後一個名字,便是趙宴平。

趙宴平意外地擡起頭。

淳慶帝已經離開龍椅,前往禦書房了。

從禦書房出來,趙宴平回了大理寺,饑腸轆轆,他先去飯堂用飯。

好歹也是五品官了,飯堂小吏給他留了一份,否則來的這麽晚,都剩不下什麽好菜了。

右寺寺丞鄭西河故意吃得慢吞吞,就是在等他,趙宴平一進來,鄭西河就朝他招手。

趙宴平便過來與他同食。

“皇上叫你去禦書房,說了什麽?”鄭西河難掩羨慕地問。

趙宴平如實道:“問了問荊州案的一些細節。”

鄭西河挑眉:“沒有別的了?”

趙宴平頷首,見鄭西河沒有旁的話說,他大口吃起飯來。

鄭西河還是覺得他有所隱瞞。

然而趙宴平說的就是實話,與他這麽說,晚上與阿嬌提到此事,他也是這麽說的,只是說的更細罷了。

阿嬌就很信他,興奮地問:“這次你看清皇上的樣子了吧?”

趙宴平笑笑,從淳慶帝戴的玉龍冠到淳慶帝穿的龍靴,凡是他注意到的,都給小妻子講了一遍。

阿嬌就特別滿足,仿佛自己也看到了那九五之尊一樣。

第一次參加朝會順順利利地結束,第二次的時候,趙家眾人都沒有那麽緊張了。

到了六月二十這日,趙宴平休沐,上午他去理國公府探望盧太公,回家吃個午飯,下午就去書房了,半晌都沒出來。

阿嬌以為大理寺有什麽緊急的案子要他處理,便沒有去打擾他,晚上要休息了,阿嬌才多嘴問了下。

趙宴平解釋道:“月底要遞給你們請誥命的折子,難得今日空閑,我琢磨琢磨該怎麽寫。”

破案他行,寫卷宗也熟練了,但這種請封的折子趙宴平從未寫過,需仔細打草稿。

阿嬌神色微變。

前陣子趙宴平剛升官時,雖然他提及升官一事神色淡淡,似乎升不升都無所謂一樣,可阿嬌感覺的到,他其實很高興。所以當趙宴平抱著她說要為她請誥命,阿嬌才沒有掃他的興。

但……

“你給娘請吧,我就算了。”阿嬌垂著眼道,“我以前聽繡鋪裏的女客提起過,誥命夫人不是誰想當都能當的,除了丈夫兒子有出息,女子本身也要德才兼備,至少也要替家裏傳宗接代,我,我這樣的,你請了皇上也不會批,就算批了,言官也會反對。”

趙宴平這才知道她的腦袋瓜裏都在想什麽。

他壓住阿嬌,正視她浮起一層水霧的眼睛道:“你若不能封誥命,那些官員夫人也沒幾個能封的,你不必胡思亂想,且等著瞧,我定能請了這個誥命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