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2頁)

“還有,你我這種小白臉在先帝那裏很吃香,當今聖上卻是不吃那一套,政績是唯一考核標準。”謝郢摸摸自己才留不久的短須,揶揄道。

趙宴平正色道“本該如此。”

他也並不認為自己當初深受先帝賞識是因為這張臉。

算上之前他替嫡母守孝,謝郢已經有五年左右沒與趙宴平坐在一起閑聊了,見趙宴平這麽正經,謝郢偏要開開玩笑,端詳趙宴平片刻,他故意道“上次你進京,是黑臉變成了白臉,這次怎麽又變黑了,莫非你在江南都聽說皇上不待見小白臉了,便故意曬黑了自己?”

趙宴平扯了下嘴角“孩子們都快談婚論嫁了,你還……”

謝郢打斷他道:“孩子們在場咱們是長輩,現在車裏只有你我,我自然要率性而為。”

趙宴平搖搖頭,無話可說。

馬車輕輕顛簸了一下,謝郢挑簾看看窗外,見路上沒什麽行人,他才朝趙宴平靠近一些,並拿出一把大冬天根本用不上的折扇打開,擋住臉對趙宴平道“你這次進京,時機還真是不巧,大理寺接了一樁棘手的案子。”

趙宴平挑眉,等著他繼續。

謝郢不再賣關子,低聲道“皇上登基時,追封生母潘貴人為恭仁太後,封恭仁太後之弟潘海為西亭伯。你可能不知道,自恭仁太後的父親過世後,潘家男丁再沒有考中進士者,也就沒了官身,皇上封潘海為西亭伯,完全是想給恭仁太後體面,是看在舅甥的情分上。”

趙宴平點頭,京城的那些國公爺侯爺伯爺,有的是靠祖上功勞得封的,有的純粹是因為與皇家的姻親關系,多半都是歷代太後、皇後的母族,空有爵位,能不能當官還要靠家中子孫的本事。現在宣和帝登基了,賜個爵位給母族舅舅很正常。

謝郢繼續道“西亭伯五十多歲了,膝下只有世子潘銳一個兒子。先前潘家敗落,潘銳屢試不第,靠宮裏有個皇子表哥的關系得以娶了冀州名門莊家女為妻。那莊氏給潘家帶去了一筆嫁妝,靠嫁妝支撐了一家人的生活,還給潘家生了兩個兒子。皇上登基後,潘家一家進京享福,莊氏進京時還好好的,今年十月卻突然染了急症暴斃而亡。”

趙宴平皺眉“此事有蹊蹺?”

謝郢頷首“莊氏娘家在冀州,西亭伯府剛傳出喪迅時,京城諸人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對,沒過幾日,莊家人進京吊唁,莊氏的父親、兄長突然在喪禮上指認潘家殺妻,跟著就擡棺去順天府報案了,因為關系到皇親國戚,此事直接交給了大理寺。”

大理寺的官員趙宴平很了解,看著謝郢道“莊氏屍身還在,是突然急症暴斃還是被人謀殺,安排仵作都能查出來,放到大理寺也是小案,難道到現在還沒定案?”

謝郢道“仵作說,莊氏是被人用枕頭捂死的,定是他殺,但兇手到底是潘銳還是莊氏身邊的下人,或是潘府其他人,蔡大人才審到一半,突然心疾發作不得不回府休養,據說都吐血了,短時間是回不來了。大理寺右少卿曾永碩也遲遲審不出結果,百姓們聽說你要起復了,都盼著你進京破案呢!”

趙宴平沉默了。

兇手選擇用被子捂死這種勢必會留下證據的作案手法,足見對方並沒有仔細籌劃,以大理寺的本事,無需派出蔡歧、曾永碩都能破案,結果這兩人一個心疾發作回家了,一個拖了快兩個月都沒查出真兇,其中必有隱情。

什麽隱情?

兇手若是潘家下人,提出來問罪就是,沒什麽可顧忌的,能讓蔡、曾二人一個托病一個甘願被百姓罵無能也不敢直接問罪的,整個潘府只有西亭伯父子。

“大理寺遲遲無法破案,皇上怎麽說?”

謝郢苦笑“皇上什麽都沒說,只讓大理寺繼續查。”

趙宴平便明白了。

如果宣和帝明確擺出他會大義滅親的姿態,蔡、曾二人豈會推搡拖延,定是看出宣和帝想保潘家,兩人才各自找了借口。

謝郢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該說的我都說了,你自己斟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