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6頁)

就這麽個孫砸,突然病了?

想到最近正是乍暖還寒之時,楊冬燕還以為劉侾著涼了,心下忍不住擔憂起來。不想,窩頭後面那句話徹底打消了她的擔憂。

“對,劉侾他生病了,上火了,喉嚨疼,牙齦也全腫起來了。孟家請的大夫給他開了方子,苦得要命,廚房還給他上了苦瓜苦菜,他一氣之下就跑回家了。”

劉侾跑了,窩頭自然也順勢告辭了,雖然還是舍不得那麽多書,但他這些日子也抄了不少,正好回家慢慢看。

至於擔心什麽……

窩頭是親眼看到劉侾麻溜兒的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策馬飛奔出去,他覺得好像沒必要太擔心了,反正劉侾看著挺精神的。

生怕他奶跟著憂心,窩頭詳細的說明了劉侾的情況。

其實沒那個必要,上火什麽的,楊冬燕一聽就知道是什麽回事兒了。

當下,她喚了管事過來,吩咐了幾句。

老魏家的宅子連同裏頭的一切都是永平王府安排的,自然管事和其他仆從也是。換個人家就該擔驚受怕了,畢竟很多人都無法接受自家有別人眼線這種事情。但魏家人缺這根筋,完全沒想到這一層去,倒是王妃後來又派人送來了這些下人的賣身契,生怕老太太想起這一茬後又來搞她。

但甭管怎麽說,魏家下人跟永平王府那頭都是有聯系的,幫著傳個話什麽的,是再方便不過了。

於是,剛回到府中不久的劉侾就聽說了。

他家老祖宗啊,特地吩咐下人送來了一包藥材,說保證藥到病除。一開始他是挺高興的,直到他發現那是一包黃連。

黃連嘛,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倒也確實可以用作於上火,算得上是對症下藥,見效還不慢。但正常情況下,很少有人會這麽做的,原因就不用解釋了吧?

劉侾悲憤欲絕,他覺得他太難了。

再然後,他就發現還有比吃黃連更苦的事情等著他。

他爹終於逮著機會揍他了,說真的,為了等這一刻,他都忍了差不多十天了!

於是,當天晚上,劉侾趴在床榻上,摸著腫起來的腮幫子,以後連摸都不敢摸的遭遇重大打擊的臀部,整個人都不好了。

生活最終還是對他下了手。

**

高門大戶裏發生的事情,要說真想隱瞞下來倒也挺容易的,誰家還沒點兒陰私呢?但也有人家完全沒想過要隱瞞的,因此有些事情反而比小門小戶的更容易傳到外頭去,畢竟一般人家可沒那麽多人盯著。

自打擾亂考場那個事兒之後,就有不少人盯著三皇子和劉侾,想看看他倆會做出怎樣的報復舉動來。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像他倆這樣的紈絝子弟,在被落了面子後,肯定會加倍報復回來的。

結果……

先是三皇子被聖上教訓了一頓,隨後就丟到了禦學裏重新開始了可怕的學生生涯。

再就是隔了幾天後,劉侾也跟著涼涼了,他更慘,還挨打了呢!就算是親爹下得手,理論上是不至於太慘的,但大家還是很同情他,不敢相信這麽個混世魔王也有栽的一天。

結合這兩個事兒,很多人都對陶舉人敬佩不已。

能不敬佩嗎?一氣搞掉了兩個頂尖的紈絝子弟,自個兒沒啥損失不說,對方卻涼了。

當然,也有人說陶舉人也不是完全沒有損失,他被判今科成績作廢了。但更多的人是認為,他絕對是認為自個兒考不上了,才故意搞的事兒。畢竟,這一屆參加會試的人足足有五六千,可按照正常情況來推論,估摸著也就取中三百人,概率太低了。尤其能參加會試的,哪個不是飽學之士?

而這件事情的中心人物陶舉人,自然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是這樣的,他最初是真的不知道判決布告上的主犯梁暄是什麽人,他倒是知道劉侾是誰,推測應該是跟劉侾差不多身份的人,或者就是劉侾逮來的替死鬼。饒是如此,看到主犯被判終生禁考,他心裏還是一揪。

濟康郡的這批舉人都是經歷過鄉試那次亂子的,既有秀才因遲到而無法正常參加鄉試一事,尤其那事兒最後被證明確實有人從中搞事兒,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次警醒。

要知道,僅僅是一次缺考,都能叫遲到的秀才恨死了那個暗中搞事的人,那如果是終生禁考呢?

這只怕是不死不休的死仇了吧?

陶舉人在緩過來之後,就想離開南陵郡了。可有個問題是,從濟康郡來南陵郡的商隊不少,但回去卻不一定有。哪怕真的僥幸碰上了,多幾個人同行還能平攤路費,如果是陶舉人一個人回去,錢會多出不少不說,路途還難熬,他總不能跑去跟商隊的人說話解悶吧?

在詢問了幾個好友後,他們都表示來都來了,怎麽著也要等到放榜以後再走。當然,這不是因為他們心中有把握,而是習慣了做事有始有終,再說也不差這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