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四和香12(第2/4頁)

福公公進來送熱茶,薄若幽想起昨夜霍危樓看拓本之時所言便道:“侯爺自小行軍在外,卻似乎亦十分擅長書法,他的字亦是力透紙背的。”

福公公將茶盞放在案幾上,聽到這話竟然嘆了口氣,薄若幽便有些不解的望著他。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侯爺若不上戰場,只消去科考上走一趟,多少也能中個狀元。”福公公嘆了口氣,“侯爺幼時雖然習武,卻也是和皇子們一同在國子監受夫子教導的,他八九歲上寫的詩作駢文傳入坊間,還有學子拓印傳頌。”

薄若幽這下是真的驚訝了,“那侯爺……是更喜歡行軍才去了戰場?”

福公公搖頭,“也不是,沒什麽喜歡不喜歡的,侯爺只做他該做的。”見薄若幽不甚明白,福公公道:“傻丫頭,朝堂之上,常見文臣口誅筆伐,可說話最硬氣的卻是掌兵的,且那時北方蠻族進犯,大周江山亦需要有人去守。”

福公公說著有些感嘆,“侯爺雖是我看著長大的,卻實在令人敬服,憑世子之尊,留在京城什麽享樂榮華沒有,說不要便不要了,在北境一守便是五年,好容易兵權在握,說不要也不要了,拿得起放得下,從不叫人操心,因此陛下如今這般信任他。”

薄若幽聽的心底有些震顫,坊間傳言多,可這些話從福公公口中道出,才是真的令人信服,霍危樓少年從軍,那般小的年紀卻願意上戰場吃苦,她還以為霍危樓是因喜歡行軍打仗,可沒想到年少的他也曾驚才艷艷過。

沒什麽喜歡不喜歡的,侯爺只做他該做的。

此言聽著簡單,可人皆有七情六欲,若一人能摒棄欲念只做自己該做的,這需要何等強大的心志,又需要何等的自控?

薄若幽心底敬仰油然而生。

霍危樓走進書房之時已換了一襲衣袍,剛沐浴過墨發上還帶著水汽,再加上出過汗,整個人精神矍鑠神采奕奕,薄若幽看到他,頗為殷勤的起身行禮。

霍危樓擺了擺手,“翻出什麽來了?”

薄若幽略一沉吟,“民女發現二小姐不僅看書法,還看畫作,若當真是她與人私見,那此人應當是極擅長這兩樣,二小姐入了淩霄詩社,想來也算才女一列,京城之中年輕士子頗多,且這些年盛行文冊刊拓,會否與這些人有關?若對方同為世家子弟,似乎無需她這般瞞著眾人才去相見。”

“年輕的世家小姐,落魄的書生才子,倒是話本故事中常見的。”他看了薄若幽一眼,“你是不是近來看了什麽話本?”

薄若幽一愣,“民女……看的不多,近來也未看過、”

這等才子佳人的故事最引人春心萌動,薄若幽這方面心思極淡,自然不會專門去看這些,然而霍危樓一本正經的道:“看的不多,那你需要多看看。”

薄若幽正不解他這話是何意,外面福公公道:“侯爺,寧驍來了。”

霍危樓神色一定走去書案後,薄若幽也看向門口,片刻後寧驍大步而入,大抵沒想到薄若幽在這裏,他有些意外的掃了她一眼。

霍危樓問道:“有消息了?”

寧驍行禮應是,又接著道:“二小姐的貼身侍婢說,她的確去別的書館買過,可並不常去,最喜歡的還是崇文書館,帶墨字的書館她想不起來。屬下想著這般要麽是二小姐去別處當真極少,要麽便是二小姐去了別處她卻不知道,而後連夜照著侯爺的吩咐去查訪,這個京城,名字裏帶墨的書館一共有三十來家,能拓印昨夜那書冊的卻只有五家。”

昨夜的書冊算是珍本,原本早已流失,如今也只有各類拓本在市面上流傳,且銀錢不菲,寧驍自袖中掏出一張紙卷來,“這五家城西兩家,城東兩家,還有一家在城南。”

薄若幽忍不住問:“可是有在城東玉溪河附近的?”

寧驍點了點頭,“城東的兩家都在玉溪河附近,一家靠近東市,還有一家在長興坊東側,距離二小姐被發現的地方不遠,昨日去崇文書館之時問了書館內的小廝,小廝回憶說的確見過二小姐,因二小姐常去,也認得她,可二小姐昨日並未買書,而是看了看便走了,離開時候的方向也只是出了福順街,並無別的異常。且小廝說,二小姐雖然買了許多書冊,卻也無旁的異處,也未見她在崇文書館見到什麽人。”

薄若幽禁不住道,“所以二小姐說去崇文書館只是個幌子?她想去的其實是別的地方?”

霍危樓接言道:“多半去了城東。”

福順街並不靠近玉溪河,而她屍體被發現之處更是距離福順街極遠,而兇手亦不好擄一個大活人去東邊,唯有魏靈自己往東去的可能性最大。

霍危樓站起身來,“出發吧。”

寧驍應聲朝外走,薄若幽見狀輕提了一口氣,想說什麽卻又未說出口,眼底更閃著蠢蠢欲動的光,霍危樓剛走出兩步,此時回頭看她,“想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