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咱一姐好歹也是個奧運冠軍級別的明星運動員(第3/4頁)

畢文熙松了口氣:“那可太好了,看到您老受傷的時候我可緊張了,就怕花滑項目盼了那麽久的一姐栽在傷病上。”

這話說的仿佛他不是因為伍錚才進了花滑坑的新冰迷,而是熱愛花滑多年的老冰迷,不過作為花滑粉,畢文熙認為自己對一姐的關懷無比深刻,不輸那些老冰迷。

伍錚嗯了一聲,繼續看書,她平時在學校裏外號“睡美人”,除上課外基本沒有清醒的時候,看書的時候卻從來不困,而且她翻書速度極快,那書在她打開前,第100頁就夾了張書簽,而等到下飛機時,只有最後薄薄10頁還沒來得及看完。

張芊小聲問她:“你都看懂了?”

伍錚回道:“看懂了啊,又不難。”

呂老師聞言,頓時想起自己進入從大學數學系畢業時薄了不止一層的頭發,有點嫉妒。

唉,這年頭就是有種人,學數學的時候連頭發都能比別人少掉那麽多,伍錚那頭頭發甚至還上了洗發水廣告呢!

姚甜甜也問伍錚:“我看到你包裏還有物理方面的書,你將來進大學是念數學還是念物理?”

伍錚:“肯定是數學啊,只是我覺得這年頭不懂物理的數學家可能會跟不上時代啊,被淘汰的幾率很高,如果我想將來在數學領域做出成績的話,還是把物理也學一下比較好。”

張芊面露贊同:“是啊,要是連量子力學都不懂的話,將來想要搞一些綜合性的課題肯定會很難,現在就開始打基礎,將來才方便。”

畢文熙跟在三個女生邊上,也沒有再插話,值得一提的是,他剛才下飛機時還想幫崇拜的一姐拉行李箱,但伍錚非常自然地避開了。

她的行李箱是超大號,除了裝換洗的衣服和牙刷、毛巾、洗發水和沐浴露外,還有2雙跑鞋、瑜伽墊、滾軸、拉力器和一對加起來8公斤的小啞鈴,背包裏除了書籍文具外還有彈力帶和跳繩,總之份量不輕。

畢文熙還想努力一下:“可你是女孩子,身上還有傷啊。”

一米七七的伍錚俯視著一米七的畢文熙:“謝謝你的好意,但真的不用了。”

她,伍錚,15歲,隊裏已知的、唯一的托舉、挺舉、臥推成績堪比同隊、同體格的、男運動員的女性,論耐力,她戰得來馬拉松,跑萬米的時間離一級運動員水平只差2秒。

畢文熙最終還是在機場某個樓梯部分,搶過伍錚的行李箱,想要替她送到底下,結果第一下愣是沒把行李箱提起來,伍錚搖搖頭,單手拎著箱子走下去了。

姚甜甜踮著腳,憐愛的拍拍畢文熙的肩膀:“傻子,她可是奧運冠軍級別的運動員,成年人的靜止平均心跳是75,職業運動員的靜止平均心率在60以下,據說厲害的只有四十多。”

張芊補充道:“聽說哪怕只是2級運動員,他們在訓練前的熱身都是8公裏變速跑起步,運動員的體能和普通人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而畢文熙可是傳說中在體育課只做了20個波比跳就歇菜的弱雞,平板支撐30秒不到,出了名的大腦發達四肢簡單。

至於伍錚,在本賽季結束後,她就升入了國際級運動健將的級別,就算再傷,她的體能也比畢文熙強10倍不止。

這次進入集訓營的女孩只有9個,3人一間,正好分了3個房間,伍錚自然是和自己的兩位校友住一起。

張勤助教之前特意和伍錚說了溫哥華周期的女單格局,希望以此增加一姐的緊迫感,伍錚也真的有緊迫感了,具體的表現就是她不困了,才在房間裏放下行李,她看離晚飯還差一小時,就幹脆換上跑鞋出了門。

她們的住宿地點是n市一中門口馬路對面的3星級酒店,一中內就有個大操場,她打算趁吃飯前稍微跑一跑,減點肉。

畢文熙和王子賢、蜀省的曾祖新同一間,王子賢自然是他的老朋友了,兩人見面打了個招呼,就默契的各自坐床上開始刷題。

唯有曾祖新獨樹一幟,一直靠在窗邊看外面的街景,等王子賢刷了幾頁題,伸懶腰時就看到他定定的看著對面的操場。

“曾神,您老看什麽呢?”

曾祖新用一種嚴肅的語氣說道:“標準操場是400米一圈。”

王子賢莫名其妙的點頭:“對啊,怎麽了?”

曾祖新指著對面,用一種羨慕的語氣說道:“那兒有個紮兩根麻花的姑娘,已經跑了30圈了,我看了時間,她只用了45分鐘。”

王子賢也是四肢簡單的白斬雞,他驚嘆道:“哇,那姑娘豈不是超級能跑?”

一萬兩千米誒!他連跑3000米都喘得和條狗似的。

於是王子賢也湊到窗戶邊瞅,發現操場上已經沒有了麻花辮姑娘,但操場角落裏好像有個人影在用學校裏的設施做引體向上。

畢文熙出於莫名的心思,也跑到窗邊圍觀體能大佬,三只弱雞一起看著那人影做引體向上,還給人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