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賽季之初(第2/4頁)

姚教練有點猶豫:“你覺得沒問題?”

張勤幹脆的回了一句:“我不知道,姜瀧練3A那會兒還沒吊杆可以用呢。”

姚教練:“那要不我去問一下伍錚?她好像用吊杆練過3A,對了,她好像也是只用吊杆跳了三次3A,就自己脫杆練習了。”

宋友明在旁邊小聲說道:“伍教練說過,要不是伍錚後來出了意外摔斷腿的話,她在進隊以前就能練成3A,所以她那時候只是找了個理由借吊杆玩一下而已。”

事實的真相是一姐靠自己就能把3A搞定啦,吊杆對她而言真就只是玩具而已。

宋友明才是真的靠著吊杆練出3A的那個人,但他是在借用吊杆嘗試了十幾遍後,才小心翼翼的自己去跳,就這樣還一直不能足周,苦練了兩個月才把3A練到可以放到賽場上的程度。

話是這麽說,那邊成澄已經脫掉身上的綁帶,躍躍欲試的開始助滑、起跳,然後摔得滾了出去。

姚教練一眼就看出問題,這小孩的高遠度不錯,但轉體能力不行,尤其是向前跳的時候,轉體能力明顯的慢了,他看著有點發愁。

“3周半都沒轉滿,人已經落地了,所以才會摔,腰腹肩背肌肉都要練。”

張勤又指出一點:“他在旋轉時軸心位移太明顯了,轉速也不高,說明核心力量不足。”

一個助教也連連點頭:“對,他柔韌性好,連貝爾曼都拗得出來,但旋轉時位移嚴重,我看他參加比賽的時候,因為這點,旋轉一直只能評到2級到3級,我看伍錚的腹肌就很漂亮,所以旋轉的時候軸心穩穩的,讓成澄以伍錚為目標去練就很妥。”

伍錚的動作之標準規範,在隊裏一直都是作為教科書的,所以從她增肌出成效開始,不少隊員也跟著一起加入了增肌訓練套餐。

說句不誇張的,她就是隊裏的標杆。

姚教練在筆記本上寫了幾行字,合上以後嘆了口氣:“還是要練啊,可惜那小子沒耐心,讓他做跳躍訓練他樂意,做那些枯燥點的增肌訓練、耐力訓練他就不願意了。”

他能理解這點,機械式的訓練太苦了,成澄家也挺富的,從小到大父母嬌慣,練花滑時也因為天賦出色而一路順風順水。

可是盧敏也是家裏有錢、天賦極佳,她現在的表現卻不算好,為了治她的抽風,隊裏不得不督促她開始學一些日常俄語,好在明年把她送去謝爾申科那裏磨一磨。

另一邊,伍錚還在練習連跳。

根據賽事規則,同一種跳躍可以在節目裏出現兩次,一次是單跳,另一次是連跳。

也就是說,如果伍錚想給自己的自由滑安排兩個3A的巔峰配置,就必須把3A的連跳練出來。

如今她已經可以很輕松的完成3A+2T和3A+2lo的3+2連跳,但2T分值僅有1.4,2lo分值只有1.8,伍錚嫌這個基礎分值太低了。

3T分值4.1,3lo分值5.1,在3A後面加上這兩個跳躍,這才是她理想中的可以和3A搭配的連跳,伍錚覺得自己飄了,兩周跳已經沒有資格進入她的節目了。

然而遺憾的是,她在金色旋轉杯跳3A+3T時,3T卻空成了2T,伍錚雖然嘴上不說,心裏是介意這個失誤的。

等這個連跳在訓練中的成功率達到百分之八十的時候,她又開始練習三連跳,每個自由滑裏都要求有一組三連跳,目前伍錚用的是3F+1lo+3S這樣的夾心跳,這組連跳的基礎分值是10分,但伍錚覺得自己還有進一步的可能性。

比如3F+3T+3lo這樣的連跳,分值就有14.6了,她在12歲的時候,曾將這個連跳放入比賽中,而且完成的不錯。

再比如3F+3lo+2lo的分值有12.2,好像也不錯。

其實她最想完成的三連跳是3A+3T+3lo,這組連跳一旦完成,基礎分值就是17.8,但目前男單裏也沒有誰可以完成這樣高難度的三連跳,也就是伊萬退役前在商演時開玩笑的跳過,但在第三跳,也就是3lo時沒有足周。

伍錚近期狀態低迷,17.8分的火星難度連跳更是男單都不敢輕易玩的技術,所以在伍錚嘗試這組連跳時,各種失誤都在所難免。

扶冰是常態(落冰時沒站穩,雖然沒摔,但用手撐了地面一把),過周也很常見(落冰時轉體的余勢未消,又在冰上轉了一圈)。

令人心驚的是,即使是這樣的跳躍,伍錚居然都能足周,她就是落冰不穩定而已。

等成澄處理好傷口回來的時候,就正好聽到張勤對宋友明說:“伍錚的3A質量已經超過姜瀧了。”

“什麽超過瀧哥了?”

成澄聽不得說姜瀧不如別人的:“伍錚的3A沒瀧哥高!”

張勤看他一眼,笑著搖搖頭:“跳躍不是高就厲害的,還有落冰的姿態,你沒發現姜瀧在落冰時因為軸心問題常常身體前傾嗎?伍錚就不會這樣,她的落冰特別從容,跳起的時候上身軸心是什麽角度,落冰的時候就是什麽角度,星野綾子也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她們的跳躍GOE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