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一姐早已是隊內的標杆(第2/3頁)

每逢論文胖三斤絕對不能有!

好在當伍錚胖到2.5斤的時候,她的傷也徹底恢復了,這種恢復速度並沒有超越常識範疇,卻也讓她的主治醫生嘖嘖贊嘆了一陣“年輕人就是恢復力強”。

這也就是意味著伍錚終於可以重新恢復訓練了。

對於運動員來說,不能維持規律的、頻繁的訓練,會導致動作生疏,伍錚差不多三周沒上冰,對技術的丟失卻出乎意料的少。

在教練組已經做好了和伍錚一起重新死磕訓練,把跳躍撿回來時,伍錚卻只是在上冰滑了一陣後,就重新跳了個3A,雖然軸心不太正,但落冰是能穩住的,頂多落冰姿態沒有狀態巔峰時那麽優美,除此以外,她的高級33連跳也一個沒扔,頂多成功率降了一些,但這都是可以靠刷訓練量刷回來的。

看著大家驚愕的眼神,伍錚攤手:“有什麽好驚訝的,我都撿了兩回技術了,身體早就有記憶了。”

她本來就是易傷體質,又一直挺多災多難的,13歲的時候雙腿摔到骨折,15歲又經歷了發育關,每次事件都讓她掉級掉到差點爬不起來,但她還是戰勝了這一切。

這其中固然有她可以恢復對常人來說無法逆轉的傷勢的原因,但傷病的傷痛不會因此減少、重新把技術練回來時的辛苦也無法避免,所以她終究是將這些技術動作化為身體記憶,以後也不會輕易丟掉了吧。

“要不是有身體記憶的話,我也沒法在世錦賽比完自由滑啊,滑到後半程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懵的,幾乎是靠本能在滑了。”

伍錚這話說的輕描淡寫,但其中的辛酸和汗水卻讓人動容,隊裏也有正在經歷發育關的青年組運動員,但這個時期的他們要遭受身心的雙重考驗,能挺過來的都是意志堅定之輩。

而這樣的考驗一姐經歷了不止一次,每次她都熬過來了。

伍錚之所以在15歲就坐穩種花花滑一姐,甚至是世界花滑一姐的位置,可不僅僅是憑天賦。

經過討論,國家隊的教練組準備正式為伍錚開啟四周跳訓練。

因為這還是國內、甚至是全世界範圍內,首次有女單正兒八經的練四周跳,所有人都經驗不足,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伍錚的天賦又是獨一份的好,不管練不練四周跳,她的前途都很明亮,所有人都怕把這個玻璃人練壞了,所以都謹慎再謹慎。

於是教練組先把姜瀧等男單的訓練計劃復盤了一通,張勤提出要重點給伍錚加強腿部、臀部的增肌訓練,以及讓她把胸肌、腹肌也練起來,反正不把伍錚長出來的那三斤脂肪練成紮紮實實的肌肉,他決不罷休。

“強大的核心有助於選手在空中穩定軸心,伍錚在世錦賽能成那個4S,就是因為她當時軸心特別好,而且胸、腹、腰有力氣了,她轉體時的轉速也會更快。”

劉總教練點頭:“還有,現在國內外在把跳四周落冰時緩解沖擊力的技術運用得最好的選手,是美國的紮克裏.赫伯特,小王,你把赫伯特所有的四周跳視頻都剪輯好,咱們細扒一遍他的技術優點。”

等基礎的訓練菜單訂好,姚教練親自上陣,舉著吊杆,吊著伍老板開始練習4S。

他一邊舉杆子還一邊問伍錚:“伍老板,你真的不從4T練起?4T才是四周跳裏最簡單的跳躍啊。”

伍錚身上掛著帶子,一邊助滑一邊回道:“我跳4S的時候找軸心比較順,先練4S吧。”

4T可以等練好4S以後再說嘛。

“你這練四周跳的順序都不對了。”

姚教練嘀咕著,見伍錚做出起跳姿勢,立刻抓著吊杆往上一提,伍錚就這麽在他的幫助下,跳了個吊杆版的4S。

成澄歆羨的看著伍錚的身影:“她好厲害,居然比宋友明和我這樣的男單還更早接觸到四周跳。”

冉琪握著小拳頭,激動地說道:“我以後也會練四周跳的,未來是屬於四周跳的時代!”

而在4月底,格林丘克和葉甫根尼受邀來到燕京。

一姐是隊裏的標杆,教練組對她的看重,以及隱隱超越了姜瀧,所以她去謝爾申科那裏外訓有效果後,國家隊就立刻把聖彼得堡定為隊員們的主要外訓地點,而這兩位冰舞神獸能把一姐的滑行和表演打磨得更上一層樓,國家隊就幹脆把他們請過來,在隊內展開有關滑行和表演的短期集訓營。

原本教練組還覺得可以請兩位大神為伍錚進行下個賽季的短節目與自由滑的編舞,雖然對於其他運動員來說,相同的節目延用兩個賽季是常見情況,可伍錚堅持每賽季都要推出新節目,嘗試向觀眾展示新的東西,教練組和領導們也習慣了,覺得這就是一姐該有的牌面。

就連一哥姜瀧都被姚教練說過“新賽季要盡量推出新的節目,讓觀眾有新奇感,而且你自己也要多嘗試些新的東西,深入挖掘和開發表演的能力,不能留在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