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養傷時做點啥?寫篇論文,找找黑洞。(第2/3頁)

主刀醫生平靜的回道:“她最初的片子裏,鈣化點還沒有這麽大,拖了幾個月,傷情才惡化成這樣。”

“不過她的跟腱真夠長,足有二十多厘米,之前我只在身高一米八五以上的黑人身上看到過這樣長的跟腱,難怪她的爆發力那麽強。”

“有這樣的跟腱不去練跑步、跳遠真是可惜了……”

這群見識了無數出色運動員的醫生們,都覺得伍錚的身體條件好得驚人,簡直能和田徑項目的某些黑人比一比了。

談話間,他們完成了縫合,為了取鈣化點,他們在伍錚的跟腱部位劃開了一道足有12cm的口子。

等伍錚蘇醒後,周鵬告訴她,她要在兩周後才能拆線,拆了線以後,還要繼續打石膏以固定傷口。

“情況好的話,一個月以後,你就可以拆石膏,兩個月以後就能脫離拐杖自己走路了,但復健時可能要吃不少苦頭。”

張勤表示他會好好給伍錚準備復健鍛煉計劃。

伍錚打了個哈欠,當晚就叫毛十一出去逮幾只口糧回來。

手術結束以後,拆線可以在國內進行,伍錚也不想一直頂著時差遠程和嶽奶奶交流,就幹脆提前回了國。

雖然還不能走動,但她在確定傷口沒啥問題後,就自己做一些上肢的鍛煉,比如舉個啞鈴、鍛煉肩、背、胸、腰、腹等部位的力量,平時就自己推著輪椅去燕大上課。

她在自己最近沉迷的那個數學遊戲中發現了幾個有趣的地方,為此伍錚特意做了個函數模型,然後帶到了嶽奶奶的辦公室,讓她幫自己看看。

嶽院士看完函數模型後,起身和藹的摸了摸伍錚的腦袋,感嘆著:“以後你要好好保護你這個小腦瓜。”

伍錚:?

嶽院士也不啰嗦,直接坐下和伍錚討論起來:“冰雹猜想在美國的名氣比哥德巴赫猜想更大,是加性數論裏的經典猜想,你的思路很新奇,但是如果要順著這條思路走,恐怕要動用到超算,要我幫忙嗎?”

在現代,想要攻克一道難題,使用超算是常規操作,種花也有自己的超算,老奶奶以前就和隔壁的王院士打過一架,愣生生完成了插隊,解決了一個課題,她不介意為了自己的學生再去搶一回超算。

冰雹猜想,又稱敘古拉猜想,後來被一個叫做角谷的日本人傳到中國,所以也被稱為角谷猜想。

小徒弟最初玩冰雹猜想,是因為伍錚對“冰雹”二字裏的冰感興趣,她自己就是冰雪運動項目的一姐,當時就覺得自己和這個猜想特別有緣分,便興致勃勃的下手開始嘗試著破解這個著名的數學遊戲,嶽院士也隨她去了。

如今既然伍錚已經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前人不曾做到的突破,嶽院士是很願意幫助她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前行的,老奶奶覺得伍錚來找自己,也是發覺人類的計算力無法應對這道題了。

伍錚卻愣了一下,她連連搖手:“不是不是,我沒要用超算,我現有的計算機的算力已經夠用了。”

前陣子計算機系的學神系花拉著舍友和教授一起幫忙,給她弄了個算力非常棒的私人計算機。

當然,這種私活她是會付報酬的,這一套林林總總算下來,花了她大幾百萬,算是伍錚活這麽大玩過的最奢侈的奢侈品了。

嶽院士納悶:“你確定你那個小玩具頂得住這個計算量?我怎麽瞅著不夠呢?”

老奶奶自覺還沒老眼昏花,這明明就是超算才能解決的問題啊。

伍錚眨巴眼睛:“我打算換種法子,自創一個數學道具來解決這個問題。”

她搖著輪椅到白板面前,拿著一支油性筆開始在上面寫寫畫畫,一串串的公式被寫了上去,隨著那些公式布滿白板,嶽院士的眼睛亮了起來。

白板上分明就是伍錚在破解冰雹猜想時的思路,她的大腦中居然為此構築了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與常規的截然不同,破題的切入點也詭異得讓人覺得有病。

但是如果根據伍錚的這套框架來求解,似乎真的可行,計算量也沒有那麽大!

最可怕的是,這套框架的確有了“新的數學工具”的雛形。

嶽院士神情復雜的看著伍錚:“你想這個法子想了多久了?”

伍錚:“呃,做手術的時候,被打了麻醉,那時候腦子有點暈,然後就突然有了靈感,回國以後我又整理了一下思路,就做出這個來了。”

前後加起來,也就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吧。

嶽院士:“……”

雖然早就知道伍錚是拉馬努金式的天才,而拉馬努金面對難題時,只要睡一覺醒來就能豁然開朗的非人傳聞,但親身面對這類的天才,還是讓人有種不真實感。

“行吧,你想怎麽玩就怎麽玩,我給你申請個課題,到時候你來這裏簽個字,能領一筆研究資金,你自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