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光環和MJ(第2/2頁)

伍錚悠悠回道:“我也沒少教宋友明和李昭雯東西啊,只是廖莎學的最好而已。”

滑行時對於小關節的運用、使用超遠型跳法時的延遲轉體的習慣、在跳躍時舉手的能力,這些她從來都不遮著掩著,能不能學會也看個人。

伍蘭溪眯起眼睛:“他的節目該不會是獻給你的吧?”

伍錚擺擺手:“我也不知道,但就算他專門編個節目送給我,我也不會減免他欠我的編舞費的。”

伍蘭溪:“……”

很好,是自家永遠撩不動的大侄女了。

值得一提的是,張月和吳琛雖然沒能上領獎台,但他們獨特的表演風格,尤其是圈粉無數的《重慶森林》,很是讓他們在冰舞的粉絲那裏漲了一波人氣。

所以主辦方同樣邀請了他們參加表演滑,而表演滑嘛,也沒有什麽技術方面的要求,沒人要求選手一定要做什麽技術動作,所以不少選手都會在表演滑的時候放飛自我。

張月本就是那種很有奇思妙想的女孩紙,所以她在表演滑節目《小天鵝》中就玩了一個騷操作。

她雙手掐著男伴吳琛的腰,將之托舉了起來,吳琛更是滿臉陶醉的雙手打開,做飛翔狀,一時間觀眾席傳來無數口哨聲,而他們的主管教練王兆也被驚得被口水嗆到,一時間咳得直捶胸口。

但是咳完以後,看著觀眾們對這個動作的熱烈反響,王兆陷入了沉思。

有名的運動員大多都具有自己的標志性動作,比如伍錚的燭台貝爾曼和Z難度姿態,這就是記憶點,裁判也在打分時更加青睞這些具備獨特個性的選手。

要不給下賽季的節目做編舞時,給他們在正式比賽節目裏也加個這樣的女舉男動作?

一個又一個選手上場,各種騷操作也層出不窮,比如星野綾子表演的節目是《Schnappi(小鱷魚)》,在種花人聽來,這歌全程就是一個小孩在不斷地唱著“煞筆”。

牛教練就嘀咕了:“這哪來的小孩啊,咋還專門唱歌罵人呢?”

表演滑的前半段結束時,作為男單金牌得主的伊夫列姆出場,用他的俄式英語說了幾句對花滑未來的展望等官面話,接著便帶著被邀請過來的一群青年組運動員,跳了一支冰上的集體舞。

後半段正式開啟,此時登場的選手便都是在比賽裏上了領獎台的人了。

伍錚在倒數第二個出場,她的表演滑選曲是邁克爾.傑克遜的《Thriller》,身為MJ的鐵杆粉絲,伍錚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在對方去世前,去現場看對方的演唱會。

以及,碧昂絲是MJ的鐵杆粉,曾在對方去世後,歌唱《halo》以示紀念。

阿列克謝雙手托腮靠在擋板上,冰藍的眼眸專注的看著少女的身影,嘴角勾了起來。

他也看到了伍錚身上的“halo(光環)”。

歷經歲月的老喬西在場邊旁觀著伍錚的表演,心想,此時大概就是伍錚最好的時刻了。

她的身體還沒有因為傷病和歲月的摧折而走下坡路,正是技術、表現力、經驗三項都在高峰值的時候,而且她才在花滑的賽場輝煌了四至五年,也就是一個奧運周期。

國際滑聯因為她、星野綾子、海倫的競爭賺的盆滿缽滿,所以即使是出身於亞洲,她也能拿到頂級選手的打分待遇。

然而按照滑聯的尿性,在下個周期,他們肯定是要捧其他年紀更輕的選手做“新王”的,古往今來,滑聯為了捧新王,刻意在打分時壓制還未衰退的老王的情況也不少見了,這也是為何連冠對花滑運動員來說很難的原因。

屆時海倫和星野綾子也絕對會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

而伍錚呢?她能在出現過嚴重傷勢之後,依然保持現有的競技水準,並扛住那些極可能具備高貴國籍的“新王”的沖擊嗎?

她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強,繼續以超越時代的速度朝前奔跑,才能保證自己的王座不被推翻,但是女單在18歲以後就很難在難度方面更進一步了,何況還有傷病拖著。

時至今日,老喬西依然堅信伍錚是最有可能挑戰索尼婭.海妮GOAT地位的女子單人滑運動員,但是在下一個奧運周期,她的路一定會更加難走。

無論如何,他已經活了很久了,老喬西在50年代開始看花滑,一看就是整整六十年,他做過運動員,又做了很久的教練。

老爺子期待著這些真心熱愛花滑的女孩能夠走得更遠,創造更多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