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4頁)

顧炎武:“……”

保康:“……”

所以這純粹就是“色迷心竅”?當然,或者也有要生兒子的心。

顧炎武先生對此不想多說,責備地看一眼學生,那意思:你就是教子無方。看得潘耒腦袋一縮。

保康眼見大師兄這般害怕老師的樣子,樂呵。不管如何,保康對此的看法非常不認同。

“納妾乃是夫妻兩個共同的事情。若大師兄的大兒媳婦同意,那便罷了。既然她不同意,那就不成立。若大師兄的大兒子硬要納妾,大師兄的大兒媳婦豈不是也去外面納一個?”

顧炎武呆愣。

潘耒呆愣。

然而顧炎武先生反映得非常快。

“去年黃宗羲寫信告訴我一件事情。一個老友家的小兒子要納妾,因為他成親六年,一個孩子也沒有,他認為妻子不孕。他妻子是黃宗羲嶽家的姑娘,本就打小受寵性格任性,又信了天主教,也是死活不同意。”

“她揚言:你敢納妾,我就出墻。有本事去請大夫看看,到底是誰不孕。那個小公子還真被嚇住,請大夫看這個病難以啟齒,還有他妻子那句話……現在時代變了,那就是之前,街坊之間不也有各種醋壇子?”

…………

潘耒的一張臉苦成苦瓜,痛下決心:“老師放心。學生一定阻止此事。”

潘耒被老師和小師弟嚇得臉色發白,“你敢納妾,我就出墻”,親娘啊,他們潘家要是鬧出來這樣的事情,他一頭撞柱子也沒臉去見祖先。

顧炎武先生眼裏還有氣沒消,那意思,你早就應該阻止。

保康看看老師,看看大師兄,又笑。

關於納妾的事情過去,顧炎武感到疲倦,保康給老師拿一個毯子蓋上,和大師兄一起安靜地守著。

後面幾天,潘耒因為家事回家幾趟,保康瞅著老師精神頭好的時候,和老師詢問潘雲的事兒。

“老師,你說,潘雲……潘雲有記憶,他知道他母親出自潘家,潘家……”

顧炎武先生愣愣地看著他,只驚嘆小學生從哪裏找到的潘雲。

“我早先就看潘雲的相貌疑惑。果然是潘家姑娘的孩子。”

“這也是緣分,潘雲如果沒有遇到你……當年潘家姑娘鬧出來的事情,我也有聽聞。若要認親,難。不管哪一家都對這樣的事情都不能容忍,更何況潘家?潘家的家規,在蘇州幾大家裏面最嚴格,你也不好出面。”

保康眉眼皺巴:“老師,我不擔心潘雲要認親的事兒,他要認親,按照他的聰明,他總有自己的辦法。可我擔心潘雲一點兒也沒有要認親的想法。他的性格……”

顧炎武先生思考片刻,輕輕搖頭:“順其自然,不要強求。”

保康:“……師祖也這麽說。”

“這就是了。潘雲的經歷性格都和你不一樣,知道不?”

保康有模有樣地感嘆:“保康知道。”

保康本就對各種繁瑣的禮法規矩不大認同,只是擔心將來潘雲參加科舉,身世經歷通不過;還擔心潘雲因為性格原因,將來走得太偏,所以才有這麽一個想法,既然師祖和顧炎武都說不可行,他也就不再糾結。

…………

江南的四月天裏,保康在蘇州安心照顧老師最後的人生時光,收到皇上一行人到來的消息,自是要去行館見面。

皇太後一看到他,立馬拉著他的手,左看右看,細細打量,發現他確實沒瘦,和出京的時候一個模樣,放下心來。

諄諄叮囑:“你老師八十歲了,雖然沒有孩子在身邊,可有你們這些學生在身邊,也是喜喪了,可不能再哭了,知道不?”

保康抱著皇太後的胳膊撒嬌:“知道。老師也說他這輩子算是圓滿了,要按喜喪來辦。前幾天還和我們一起討論他喪禮上要請那些人。”

皇太後哈哈笑:“你老師那樣的奇人,自是豁達。蘇州的規矩皇祖母不知道,但也少不了大擺五日宴席招待親朋好友。”

保康笑著點頭:“老師說他投資海運大賺一筆銀子,正要大擺五日宴席。還說大師兄和我都不需要他的銀子,他的財產,除了給大師兄和保康留一個念想,其他的,都捐出去建學院。”

“本來只建一個童學院。後來保康給老師一算,老師的銀子真不少。老師就說,那就再建一個女學院,蘇州、江蘇、乃至整個江南,第一家女子學院。”

皇太後驚奇,看向皇後,皇後也笑。

“他們那天說起保康大師兄的家事,顧炎武先生挺生氣。說時代變了,蘇州的女子也應該多學一學,跟著變,不能落後於沿海和京城。”

皇太後笑著點頭,對保康說道:“難為你老師一個大男子,臨終的時候,還有這番胸襟和見識。”

…………

保康嘻嘻笑。

皇上輕輕咳嗽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