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才書寫的序章(第2/5頁)

江逾白故作謙虛地回答:“不太會。”

話雖這麽說,江逾白卻故意在林知夏面前攤開了自己的數學筆記本,每一頁都是英語記錄的數學筆記——因為江逾白在新加坡準備TIMSS和PISA數學測試的時候,只能找到英文的相關教材。所以他的數學筆記本上全是Base Conversion(進制轉換)之類的內容,甚至還有兩頁Calculations with Complex Numbers(復數運算)。

林知夏眼底有光,似乎非常開心:“復數,你學過復數嗎?”

她簡直高興得不知道要怎麽辦才好,滔滔不絕地告訴江逾白:“復數真是一種美妙的發明!它讓我知道物理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學科!實部和虛部的結合讓波動疊加運算方便了好多!就連量子計算也能用復數來簡化。復數和共軛復數的乘積會變成一個實數,而量子計算要先確定一個粒子可能被觀測的一系列位置,這樣我們就能用復空間來做Hermit內積……”

江逾白的腦子裏“嗡”了一聲。他完全聽不懂林知夏在講什麽。

連一個字都聽不懂。

江逾白之所以學過復數,是因為,他在新加坡的時候,父母給他找了一位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數學系博士做家庭教師。

那位家庭教師十分負責。他經常為江逾白開拓思路,先從“整數”說到“分數”,又從“分數”說到“進制數”,再從“進制數、實數”拓展到“虛數和復數”。

他經常誇獎江逾白: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

事實上,江逾白在新加坡上學的三年,從來都是整個年級的第一名。他的英語、數學、科學、中文、體育和音樂全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水平。

而江逾白就讀的新加坡私立小學,每年學費高達20萬元人民幣。2003年北京二環小區房價約為一萬元每平方米,江逾白的媽媽就開玩笑說:“你一年的學費,抵得上北京市內一間小書房了。”

那時候,江逾白的小學同學家境非富即貴。他們的父母都很重視教育,大家補課也補得很兇。江逾白能從這一群人中脫穎而出,位列第一而不敗,他覺得自己算是還可以。

不過今天,江逾白稍顯茫然。

林知夏和他說的那一大段話,讓他想起自己聆聽講座的經歷。

江逾白在新加坡念小學的時候,他們的校長偶爾會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的一些教授來開講座。彼時,江逾白和他的同學們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雖然聽不懂教授的話,卻還要使勁為教授鼓掌。

那些大學教授呢,正如林知夏一樣,提到自己的研究領域,便會侃侃而談、停不下來。

江逾白合上筆記本,忍不住問:“林知夏,你平常都在想什麽?”

林知夏交握雙手:“你喜歡物理和數學嗎?你相信宇宙空間有盡頭嗎?你覺得時間和意識能不能衡量這個世界?你認為人類存在自由意志嗎?”

她微微低下頭,聲音壓得很輕,白皙的臉蛋因為激動而泛起淡淡紅暈。

她還伸出一根手指,指在江逾白的筆記本上:“江逾白,你應該不只是……只懂一些復數運算吧?”

林知夏並不知道,她的這句話,就像一把刀,狠狠紮進了江逾白的心口,紮得他自尊破裂,鮮血直流。

“我……”江逾白深吸一口氣,還沒出聲,講台上的吳老師就大吼道:“林知夏!”

林知夏坐直身體,打開課本。

吳老師再次敲響了黑板:“你們啊!不要在課堂上講小話!課堂紀律!你們要遵守課堂紀律!也就我還願意跟你們講道理,等你們升到初中,哪個老師能理你們?馬上就把你們這些講小話的同學轟出教室,你們聽不了課,成績下降,中考失敗,考不上好高中,你們才知道吳老師今天都是為了你們好!”

林知夏用書本擋臉,偷偷笑了。

哪怕吳老師的目光緊緊迫視著江逾白附近這一塊,江逾白仍然開口問:“林知夏你笑什麽?”

“好玩呐,”林知夏回答,“我是一個人類行為觀察員。”

*

這節語文課結束之後,吳老師剛剛踏出教室,班上大部分同學就圍了過來,紛紛圍在了江逾白的身邊。

同學們組成了一堵堅實的屏障,江逾白就像是屏障之中的一個展覽品,以供眾位同學參觀。

大家都是九歲、十歲的小孩子,嫉妒、新奇、探究之意絲毫不加掩飾。

有一位身形偏胖的男孩子開口道:“江逾白,我叫周步峰,我坐你前面。”

江逾白看過他的作業本,認清了他的名字,方才點頭說:“你好。”

周步峰雙手撐在江逾白的課桌上。他穿著一件純棉汗衫,腹部收得稍緊,勒出一層小肚子。他拍了拍自己的肚皮,突然問:“江逾白,我和董孫奇今天早上在學校門口看到了你和你爸爸,你家裏有跑車?是不是阿斯頓·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