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入職(第2/3頁)

譚千澈毫不見外地坐下了。

去年九月,譚千澈拿到了物理學院的教職。眼下,他不僅是林知夏的同門師兄,還是林知夏的同校同事。聽說林知夏被特聘為交叉學院的教授,譚千澈特意挑了個日子,親自來到林知夏的辦公室道賀。

然而,林知夏卻對譚千澈說:“你找我有什麽事嗎?下次還是先發郵件預約吧。你平時要是有急事找我,我不一定在辦公室。”

譚千澈正準備和林知夏聊一聊她的量子平台建設,聽林知夏這語氣,似乎不太歡迎他,他懶得自討沒趣,隨便找了個借口就要走了。

臨走前,他的手機連響幾聲,他接聽電話,喊了一句:“寶貝。”又說:“今天忙,改天吧。”

林知夏提醒他:“學長,你還記得那一年你躺在醫院裏說過的話嗎?”

他留下一個筆直的背影,淡聲回應道:“都過去了。”

詹銳呆呆地望了他一會兒,又聽林知夏說:“同學你好,我能不能看一眼你的簡歷?”

詹銳回過神來,雙手交出簡歷。他明明比林知夏大三歲,卻沒來由地自動代入了晚輩的身份。他緊張地搓起手指,滿手都是微潮的汗水,暗恨自己怎麽沒做一點準備就敢來找交叉學院的副教授呢?

他仿佛在等待命運的宣判。

整個過程其實只有幾秒鐘。

林知夏放下簡歷,認真醞釀了一番,才說:“我想問你幾個問題,可以嗎?我這裏有紙和筆,你可以在紙上寫字、寫公式。”

詹銳點頭答應道:“好,好。”

詹銳的面試就這樣開始了。林知夏一共出了七道題,題目的難度不斷上升。

起初,詹銳遊刃有余,後來,他陷入思考狀態。他在紙上打草稿,面前一杯冒著熱氣的茶水逐漸變涼。日光越發昏暗,烏雲遮天蓋地,辦公室裏的一盞吊燈光芒更盛,他不浮不躁地繼續解題,腦內靈光一閃,總算寫出一個答案。

林知夏驚喜之余,更認真地鼓勵他:“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知識點也掌握得不錯。”

詹銳靦腆地搓了搓手,揚起嘴角笑了笑。

林知夏又問他:“你的英語怎麽樣?碩士階段,你要讀很多英語論文……”

詹銳誠實地說:“我六、六級六百四十分。”

林知夏打開書桌抽屜,拿出一篇人工智能方向的英語論文。這篇論文描述的是“圍棋機器人阿爾法狗”的算法框架,詹銳從未讀過這篇文章,但他明白“蒙特卡洛樹搜索”與“深度增強學習”的基本原理——這兩種算法都是阿爾法狗的支柱。

詹銳花了半個小時讀完論文,心裏很沒底,就在草稿紙上畫了一副算法流程圖。

林知夏看過他的流程圖,評價道:“可以的,很不錯了。”

詹銳站起身,想和林知夏說點什麽,但他大腦空白,實在找不到話題,傻愣愣地朝她鞠了一躬。她輕笑一聲,詹銳瞬間面紅耳赤。

林知夏面不改色地說:“你不用這麽客氣。我希望我們能平等交流。你的學術基礎挺好的,學院面試應該沒問題,你不要緊張,明天正常發揮就行了。”

詹銳背著黑色雙肩包,向後退了一步。

他打算和林知夏告別,早點回到住處,準備明天的研究生復試。於是,他說:“今、今、今……”

詹銳想說:今天謝謝林老師了。

但是,林知夏誤解了詹銳的意思。

林知夏以為,詹銳要談經費問題,卻不好意思開口。

林知夏大大方方地概括道:“我們學校給所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發放獎學金,每人每年八千元,報銷書費、路費、醫藥費。國家會給碩士學生每月補貼六百元。我也會給你開工資,你放心……論文也不用擔心,我有不少項目和課題。導師和學生是互相選擇的,你有任何問題,隨時聯系我,我每天都會刷新郵箱。”

詹銳離開辦公室時,腳步還是輕飄飄的。

外頭的雨停了,雨水順著屋檐滑落,“砰”地一聲,砸到他的頭上。他擦了擦臉,掏出手機,給自己的本科同學林澤秋打了一個電話。

林澤秋是詹銳的本科室友,也是詹銳為數不多的朋友之一。

林澤秋問他:“你找到計算機工程系的系主任了嗎?”

詹銳的心情就像雨後初晴的天空一樣明朗。他告訴林澤秋,他換了一位導師,那位導師非常年輕,學術成就很高,人也很好相處,沒嫌他講話不利索,特別有涵養,特別尊重學生。

林澤秋聽完這一番話,內心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的腦海裏有一個可怕的念頭一閃而過:我的本科室友會不會淪為我妹妹的學生?

*

想起這個妹妹,林澤秋的心情就很復雜。

他的妹妹林知夏又有好幾天沒回家了。

最近這一個月,林知夏收到了安家費和各項津貼。她終於攢夠了首付,經常抽空在大學城附近看房子——這就讓江逾白有了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