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聯合研究組(第3/4頁)

他措詞親昵,聲線冷冷淡淡,反差強烈,讓人疑惑。

林知夏可以理解譚千澈。因為,上周五,林知夏收到了韋若星學姐的電子喜帖。

韋若星學姐是上海一所知名大學的副教授。從去年開始,她和同校的另一位男老師確認了情侶關系。那位男老師年輕有為、儀表不凡,與學姐十分般配,既是“男才女貌”,也是“女才男貌”,大家紛紛誇好。

而譚千澈依然故我。與從前相比,他的行事風格幾乎毫無改變。

林知夏對譚千澈依舊客氣:“院長和副院長找我開過會,領導們很重視‘四校聯合研究組’,也希望你能帶著學生加入。你是谷老師一手栽培的學生,近半年來的科研成果顯著提高……”

“你想讓我加入嗎?”譚千澈點了一根煙。

他們站在實驗樓東側的一座花園裏,春風和暢,視野開闊,他的笑聲也帶著煙味:“我猜你不想。”

花園內草地茂盛,翠竹菁蔥,松柏成林,處處皆是好風景,譚千澈坐到一把長椅上,香煙的灰燼落在他的指間,他開口道:“谷老師是研究組的總負責人……”

“你是谷老師的得意門生,”林知夏順著他的意思說,“你要是能進組,皆大歡喜,學長。”

譚千澈掐滅煙頭。

林知夏始終和他保持一米的距離。他又問:“你今年招的學生,質量過得去嗎?這一回我可沒空替你把關。”

“謝謝,”林知夏說,“我可以自己把關。”

譚千澈看了一眼手表,才把香煙扔進身邊的垃圾桶。他站起來,走了幾步,身高腿長,步子邁得也大。

谷老師將在上午十點左右抵達校園,眼下正是九點五十五分,時不待人,譚千澈與林知夏一前一後地走向學校的會議大廳。他們等了幾分鐘,谷老師就帶著一批同事與學生出現了——在這批人裏,楊術文算是林知夏的老熟人。

楊術文混跡在人群中。當他望見譚千澈,他的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連聲喊道:“哎?譚學長!”

轉頭時,楊術文視線一掃,恰好碰上林知夏,溫暖的笑意凝固在他的嘴角。他的心臟墮入冰窟,動作機械地點了點頭,喊她:“林學妹啊。”

林知夏友好地笑了一下。

楊術文卻仿佛撞鬼一樣繞到了別處。

學校的領導們聚集在附近,正與另外幾位教授閑談。谷老師雙手負後,走向楊術文,還對他說:“你師兄和師妹都找到了教職,你要想留在學術界,需得再加一把勁。”

去年九月,楊術文博士畢業,就在谷老師的組裏做了博士後。他對科研的興致缺缺,之所以選擇做博士後,只是因為,他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心想“我博士能畢業就是不幸中的萬幸”,嘴上卻說:“好,谷老師,我會努力。”

“加油,學長。”林知夏的聲音從他背後傳來。

他不敢回頭,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林知夏停留在原地,繼續與谷立凱聊天。谷立凱不僅提到了“四校聯合研究組”的協議內容,還問起了沈昭華教授的近況。他說,他發給沈昭華的郵件沒有回復,撥打沈昭華辦公室的電話,她的學生就說,他們沈老師請了長假。

林知夏如實轉告:“我也聽說了這件事。沈老師請假去休養了,下半年才能回到學校。沈老師的工作比較辛苦,經常要外出考察,我認識沈老師這麽多年,也沒見她休息過。”

谷立凱的神色頗為異樣。

這,就有些奇怪了。

楊術文炸掉實驗室的那天,谷立凱都沒有這樣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他在林知夏的面前並未多說,但是林知夏有所察覺——谷立凱與沈昭華是大學同班同學,他和沈昭華相識幾十年,肯定比林知夏更加了解沈昭華。

*

當天下午,林知夏去了一趟古生物學研究所,找到了何遠騫教授。

何遠騫是沈昭華的女婿,也是沈負暄的父親。但他的處世態度比他的兒子沈負暄要更真誠樸拙一些。

前不久,林知夏剛給何遠騫的實驗室送來一批琥珀,何遠騫見到林知夏,面容顯得和藹可親。林知夏索性直接問他:“沈老師最近還好嗎?”

“還好啊。”何遠騫簡略地答道。

今天是何遠騫的辦公室開放日,他的學生們剛剛離開,茶幾上剩了五六只一次性的塑料紙杯,杯中裝著純凈水。

何遠騫端起紙杯,為擺在窗邊的盆景澆水。

夕陽橫斜,燦爛的余暉鋪到了他的腳下。他和花盆都被鍍上一層濃重的金橙色。他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鏡,才說:“林老師,我這兒有個好消息。我們用儀器測量那一批琥珀,琥珀裏有新物種,我的學生正在收集數據,寫論文,明年就能見刊了。多謝你了,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