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往來信件(第2/4頁)

送了她一本李太醫的行醫劄記手抄本,林昭愛惜地摸了摸簇新的封面,心中想著明天就帶去找孫大夫。

送了她一套行醫的針灸,收到這個讓昭昭有些羞赧,她距離可以行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昭昭送的松花蛋,趙翊林覺得味道古裏古怪,並不大喜歡吃,打算夏天的時候,再按照昭昭的方法試一試,或許到時候會喜歡上。

【現在不喜歡吃,到時候也肯定不會喜歡吃。】昭昭就這樣趴著寫字。寫完了這一句,擱下筆又繼續看信,她現在用的是炭筆,中途停下也沒關系,也不會弄得到處都是。

【送炭筆給沈少爺。】昭昭又連忙把這一句給加上,到時候送給趙翊林新的禮物,要有炭筆。

除了筆之外,她還能夠送什麽?

昭昭已經看完了信,想著要送什麽給趙翊林,首先想到的就是鄖河硯。

鄖河硯是修河堤的時候,新采得山石,既然想要讓鄖河縣改變困頓的模樣,必須是要有些獨特的,區分與其它地方的好物。

周家大老爺的眼力見很強,認為新采的山石可以雕琢成硯台,最後證明,他的眼光果然很好。最後制出來的鄖河硯是少見的極品。

對於硯石來說,最重要的是下墨和發墨兩者。鄖河硯發出來的墨亮如油,在硯中生光,是市面上少見的精品,不過發墨好就要以下墨的速度慢為代價,不過在林昭看來,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鄖河硯是好硯,只是目前沒有任何名氣,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賣出一個好價格,林昭就把關於鄖河硯賣不出去的煩惱寫在了信中。

【周大老爺做生意很厲害,雖然現在鄖河硯沒有名氣,但是價格也不能低下去,說是奇貨可居的道理,現在天冷了,等到明年開春準備找大家雕琢硯台,到時候看看能不能賣出一個好價格。我送你的這些都是沒有雕琢過的鄖河硯,可以尋到名家雕琢後使用。】

未來價格很高,但是現在還沒有開賣的鄖河硯,林昭大大方方就往巷子裏多放幾塊兒,幾乎沈家的讀書人都可以人手一塊兒了。

這一次除了送鄖河硯,林昭送了一張養發方子,她自己的頭發並不濃密,現在學醫有一段時間,就試著琢磨方子,她嫌自己頭發不夠黝黑,不夠濃密,反復權衡做了養發的方子,詢問了孫崢之後,方子無害,她就開始嘗試起來。

林昭覺得新生的發茬多了不少,這是她自己做出來的方子,送人是沒關系的,林昭的雙腿一邊歡快地交疊,一邊寫下了方子,她還備注下,裏面用到的需要是炮制好的何首烏,若是首烏沒有炮制好,是有毒性的。

鄖河硯、養發方子,林昭想了一下,打算再給送一只她勾線的錦鯉玩偶。

第一次送的是貓兒,第二次沒有送編織物,這次送的是小紅尾的模樣,昭昭還用了金線在玩偶的尾部,等到做好了之後,林昭一瞬間有些舍不得送給趙翊林了,最後摸了摸魚尾巴,放入到了箱子裏。

箱子加上了昭昭厚厚的一封信,林鶴托人送往京都裏去。

當趙翊林在聽到了說鄖河縣的箱子過來了,立即就放下了筆,讓人把箱子給送進來。

皇後沈嵐過來的時候,正好看到了趙翊林手中拿著一塊石頭。

京都裏正紛紛揚揚下著雪,漢白玉的欄杆上都落了一層雪,宮裏頭的侍者在不停地掃雪,起碼貴人們要行的路上不能有丁點雪,免得走路打滑,還有屋檐上倘若有冰柱,也要及時敲掉。

沈嵐的紅狐皮,還有鬢發上沾了幾片雪花,在進入到了銀霜炭燒得旺旺的屋子裏那些雪花就成了細小的水珠。宮女安靜地脫去她身上裹著的紅狐皮,用溫熱的帕子擦拭她的頭發。

沈嵐往前走了幾步,入眼看到的是一箱子的石頭,她不由得挑挑眉。

“這是鄖河硯。”趙翊林說道,“林二小姐送我的。”

聽到了鄖河兩個字,沈嵐就意識到了是沈譽結識的那位林家小女,沈譽替錢家走了一趟,錢家大房的郭氏離開京都去了鄖河縣,而自家兒子居然和一個小姑娘書信往來。

沈嵐看著裏面的鄖河硯,發現是硯台而不是她以為的石頭,“這硯都沒有雕琢?”

“鄖河硯是新采石覺得合適制硯起的名字,現在尚未在外賣,等到來年找到了合適雕琢師傅,這研雕琢了之後,打算賣個高價。”

“高價?”沈嵐拿了一塊兒,托在手中,“看上去平平無奇。”

“林二小姐說研發墨很好,待兒臣試一試就知道了。”

有一塊兒是雕琢過的,是林昭拜托爹爹林鶴雕的,雕琢很是簡單,卻是錯落有致的山,配合原本的石頭紋路,宛若是有彩雲在其中流淌。

“這塊兒雕工還算是不錯。”沈嵐在外透過琉璃窗,還以為兒子拿著的是石頭,仔細看才發現雕琢質樸,十分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