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歸還國庫欠銀的辦法被人隱秘的透給朝中一些大臣之後, 問心無愧或是老奸巨猾之輩自然不為所動,但有些心虛且尋不到門路之人耐不住性子,便試探性地還了一大筆錢。

其余人皆在觀望, 嘲笑者亦有之,直到一家中還過欠銀的地方大員,在被禦史彈劾後, 康熙真的輕拿輕放, 只貶謫未教他掉腦袋, 還錢之風始興。

多數人還錢,少數人便會顯出與眾不同,與當初很多官員不缺錢偏要向國庫借錢的道理一般,此時他們亦要隨眾還錢,但康熙不可能真的收下所有人的欠款。

比如南巡數次接駕的曹家等人家, 比如八旗中的老臣, 也比如一些宗親, 康熙一個帝王,還要施恩似的勸人收回錢去。

及至十月,四阿哥胤禛和九阿哥胤禟回京,康熙再次巡永定河堤前,國庫中收回數百萬兩欠銀, 幾乎相當於一大省一年的稅收。

而國庫中突然多了這麽一筆巨款,盯上的人亦是眾多,各部皆有眾多用錢之處, 折子便紛至沓來, 請求朝中撥款。

錢該用於何處, 太子心底有些想法, 只是如今他有心低調, 自然不會再先斬後奏,因而等到康熙巡視永定河堤歸來,方才上折子請示。

康熙看過奏折上的內容,簡短總結:“你想改變丁銀制度,撥款開墾荒地?”

“是。”太子躬身答道:“兒臣以為,盛世之象,必定百姓安居,然數年來各地天災人禍屢見不鮮,百姓常流離失所,無幾分糊口耕地,卻還要如富戶一般繳丁銀,實有不公。”

“但富戶之家底亦是多年積累而來,令其多交亦恐會教人生怨,是以兒臣想,或可以皇阿瑪名義在各地開墾荒地,租給百姓種,收取租銀,以此開源。”

先期開墾荒地,巨大的成本不可避免,但利民之時,亦可有所收益,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但是丁銀制度,康熙皺眉,“此制沿襲至今,自有其道理,豈是太子隨口一說,便可更改的?”

在場還有其他成年的阿哥在,諸如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以及五阿哥胤祺,這都是自小見皇阿瑪對太子偏愛的,此時聽皇阿瑪對太子說話的語氣,心底皆思緒翻湧。

太子感受更加直觀,可他已有所習慣,哪怕心裏難過,面上依舊從容道:“回稟皇阿瑪,兒臣自以為想出一利民之策,卻思慮不周全,請皇阿瑪指正。”

康熙語氣稍緩,“你年輕,稍有不周乃是常事,不過到底是心憂百姓,其心可嘉。”

太子躬身道“不敢當”,三阿哥卻一拱手,道:“皇阿瑪,兒臣以為,太子二哥所言大有可為,或可一試。”

三阿哥話音一落,四阿哥亦表示贊同,而後,除大阿哥以外,其余皇子們稍一猶豫,紛紛表示支持。

三阿哥、四阿哥自來與太子關系親近,康熙卻未想到,竟然不知從何時起,其余皇子們也對太子如此信服,一時間極為復雜。

大阿哥與太子分列,立於眾阿哥之首,眼角余光掃向眾皇子,沒管丁銀,而是在開荒一事上提出反對意見,“朝中亟待解決之事眾多,耗費巨大於此事之上,實在本末倒置。”

三阿哥立即反駁道:“大哥此言差矣,何為本何為末?各部請皇阿瑪批錢,也應是為造福百姓,保衛河山,否則便是末。”

“老三,皇阿瑪自有決斷,做好我等分內之事便是。”

三阿哥有些文人意氣,一聽他如此說,更加據理力爭道:“大哥,你我身為皇子,本就不該與那等唯利是圖的貪官汙吏一般,為民謀利才是分內之事。”

大阿哥不屑地冷笑一聲,“冠冕堂皇。”

“大哥你……”

眾位皇子中,只大阿哥和三阿哥乃是郡王爵,此時兩人爭鋒,旁人皆不便插嘴。

唯太子適時勸阻道:“老三,莫要在皇阿瑪面前無狀。”

三阿哥憤憤地守住口,轉身向皇阿瑪請罪道:“兒臣失儀,請皇阿瑪恕罪。”

康熙面無波瀾,視線從眾皇子身上略過,見其余皇子雖不顯,但大多站在三阿哥……太子一方,而大阿哥始終一副傲睨自若的神態。

這時,大阿哥又吊兒郎當道:“皇阿瑪,兒臣想開一門火器課,也缺錢,與其開荒,十年八年見不到回報,不若您撥款給兒臣,兒臣保證不出三年,不,兩年,大清的軍隊便能再多四十門重炮。”

“如今無大戰事,撥款給大哥才是本末倒置。”

大阿哥瞪三阿哥,振振有詞道:“戰備便是為以備不時之需,我大清火力強橫,外賊自不敢冒犯,百姓才可安居樂業。”

“太平盛世,自當以鼓勵百姓農耕為主。”

一句“太平盛世”,引得大阿哥嗤笑不已,正欲回懟,康熙一拍書案,氣道:“好了!吵什麽!當朕這兒是鬧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