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4頁)

——卵中世界裏,她曾見過幽冥界修士們驅逐凡人開采靈石礦的礦鎮,那城鎮也是如此混亂野蠻的單調和繁榮著。

——而天中山既是地脈匯流之地,山石下自然也埋藏著豐盛的靈石礦。

——隱世結界的消失,戰爭的開啟,外境人的湧入與境內人的外出,著實改變了太多的事。

樂韶歌一行四人落足在浮空島上。

水雲間眾人和蕭重九還沒來到,他們便先往島上弦歌祠祭掃。

島上依舊靜謐,祖祠依舊幽深,倒是未受地上景象的打擾。

上過香之後,他們便去弦歌祠後天壇上等待。

自來時瞧見地上礦工們搭建的滿地棚戶,舞霓就心中惴惴。

——天中山淪為靈石礦場一事,她倒也不是不知。只是一來她不在境內出生,對這座浮空島沒什麽情懷,便不覺著它特殊。二來這些年俗務瑣事實在太多了,她又生性憊懶,似這些她覺著不相幹的事,便也不愛去管。

但“祖祠”之於香音部眾的意義,她其實是知曉的……畢竟,因她不願去管這件事,山上耆老們和她起了許多次爭執。禮儀院大司禮更是因為此事直接離開了九華山。

她能想象樂韶歌的感受。

而一旦想象到了,就為自己當初的事不關己,感到心虛、懊悔不已。

“下面采礦的,都是香音界的人。”樂韶歌問都不問,她卻忍不住出言寬慰。

樂韶歌卻沒領悟到她是在寬慰自己。

所幸同來的還有雲覺尊者,意識到樂韶歌還不知此間狀況,便替她解釋道,“此處開礦,是境內各門派共同商討應允。既為給在戰亂中家破人亡的孤寡窮困之人某生之路,也因既成事實,與其放任投機之輩毀山盜采,不如順承事實,定立規章,有條有序來開采。”

樂韶歌便謝雲覺尊者替她解惑,卻也不免追問,“這也是前輩的意思嗎?”

雲覺尊者雙手合十,道,“是水雲間香檀那的主張。紅塵中事,非我輩所能盡悟。然而,生民為先,倒也不差。”

樂韶歌點了點頭。

生民為先……說到底,不過是外境劫掠之後,境內各門派無力帶領百姓復興。外境來的淘金客看上了天中山這塊靈地,毀山盜采,境內各門派又無法將之驅逐了事。

至於為何無法驅逐了事,八成是迫於同盟的壓力。畢竟修士開戰,比拼的既是修為,更是靈力。巨大的靈石消耗量,使得常年戰爭的各境都急缺靈石。香音界坐擁巨大的靈石礦藏,卻不肯開采流通,同盟自然不會答應。

如今這般,雖開采了天中山,卻將開采權收歸境內,根絕了外境盜采的借口……是妥協,卻也是能爭取到的最好的妥協。

最好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並且注定一去不返。

而在這謀權逐利,弱肉強食的末世,水雲間最先認清並適應了時代。

水雲間偏偏選在此地會面,莫非不知山下景象可能會激發她的心中意氣?

怕也是存了一分爭鬥之心,故意用不堪的現實來打壓她那份在他們看來很不接地氣的理想。

她其實早已認清了現實。

可那些總想用現實教導她的人,卻似乎很難明白——這個世界也是需要理想的。

蕭重九倒是什麽都明白,他是一個向現實妥協了的理想者。那些自詡洞徹現實於是就總想用現實去教導那些沒被現實毒打過的後進的老菜幫子們,當然最中意這樣的晚生。可他們大約想不到——蕭重九對他們是如此的失望,以致於他事實上早已放棄了和解,認定自己實現理想的終極手段,只能是獨|裁。

可他們莫非道德相悖、立場有違,誰是誰誓要鏟除的惡棍、民賊嗎?

明明所秉持的初心,所向往的世道都相去不遠,卻偏偏不能同心同德。

豈不令人感到悲哀?

等候不多時,東南便有香雲卷來。那雲朵如晚霞般燦爛錦繡,異香襲人,隨著一陣吹面不寒的春風,眨眼之間便在視野所及整片天空鋪陳開來。

那雲先鋪開來,好一會兒之後,才見數十個衣冠雍容的天人談笑自若的追隨著個威嚴雋秀的青年,款款踏雲而來。

正是晨起勞作的時候。山下礦鎮的居民望見天上異象,紛紛停下手中活計,駐足觀看。

那姿容不凡的青年人,自然是蕭重九。

至於他身後跟的那幾十個——水雲間二十四香主全到齊了,不但到齊,還每人帶了兩個心腹弟子來助陣。

一眾人踏足在浮空島上後,樂韶歌倒是很平靜。

對面那七八十人從容的談笑聲,卻霎時就尷尬起來。

——樂韶歌和雲覺尊者一行,兩個門派總共就來了四個人。

水雲間諸人本以為,樂韶歌怎麽都得給自己造造聲勢,所以帶的人肯定不會少。而比陣仗、比風度,他們自是從不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