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3頁)

精致的扇墜鋪延在地上,蓋了一層月光,靜謐又加深一層。

長川府城隍負手站在原地,他沒說的是,他那生死簿上,別說是有關蘇、秦兩位前輩生卒年月的記載了,就連名字、來歷全都不存在。

其實他們城隍手上生死簿記錄的東西很繁雜。

就算蘇苒之和秦無本不是長川府的原住百姓,但他們倆既然定居在此,按理說長川府城隍的生死簿上該有他們倆的名字,類似於‘何年何月移居至此’的介紹。

但長川府城隍翻遍了生死簿,什麽都看不到。

要知道,他們長川府之前出了一個飛升上去、位列仙班的神仙,他那生死簿上還記載了那位神仙身為人時候的生卒年月呢。

從古至今,所有百姓都對故鄉有著別樣的情感。

天上的神仙也講究落葉歸根,偶爾他們托夢下來,還會請城隍多多照顧他們父母的轉世等等。

長川府城隍想著蘇苒之和秦無這種情況,要麽天生便是神仙,要麽就是成為神仙後,將自己在人間的經歷抹去了。

前者只能算出身好,後者卻必須有大修為才行。

蘇苒之推演變數的動作一頓,她沒睜開雙眼,依然保持閉目的動作,卻朝著長川府城隍的方向微微偏頭。

長川府城隍瞬間有種自己被看穿的感覺,好像他的所有念頭都攤開在這月光下,無處遁形。

蘇苒之給他笑了笑,轉頭繼續推演自己心中那一點微妙的不舒服。

-

長川府城隍感覺自己差點被蘇前輩看到額角出汗,當然,他身為城隍爺,陰氣如此之重,是不會再出汗的。

他彎腰撿起馮城隍的扇子,這就錯過了秦無看過來的視線。

秦無在苒苒剛那一瞥的瞬間,自己通過魔氣,也感知到了一絲長川府城隍的想法。

——畢竟這位城隍爺心裏想的是他和苒苒的來歷,三人又同站在一個院子裏,他身負魔氣,苒苒滿身清氣,感知到這個想法一點也不奇怪。

就跟城隍爺能聽到大功德之人的禱告是同一個道理。

秦無想,苒苒定然是天生的神仙。

不過這一輩子,她是出生在興陽府的,但有關於苒苒的記錄全都被嶽父抹去,長川府城隍自然在生死簿上找不到苒苒的名字。

所以說,長川府城隍爺想的那兩點,苒苒身上二者兼有。

但這些暫且不足為外人道。

-

蘇苒之眼前景象一變再變,推演的速度幾乎快到極致。

就在外面打更人都散去的時候,蘇苒之陡然睜開雙眸。

她杏眸都瞪圓了,好像跟那張充滿童稚的面孔在對視。

——是那位出現在皇宮裏的小沙彌。

他在皇宮中隨意的說出‘京都城隍’四個字,並且還在推算他要去拜會誰。

蘇苒之上次見小沙彌還是接近四年前,又僅僅只有一面之緣,再加上三歲和七歲的差距相當大,讓她第一時間沒認出來這孩子到底是誰。

但她能肯定,自己絕對在什麽時候見過這孩子。

蘇苒之一邊隔著虛空,盯著那並不在面前,卻好像近在眼前的孩童的雙眸;一邊不動聲色想自己到底見過哪些小男孩——沿途遇到的農戶家的孩子,重嚶的小孩形態,還有……最開始在鬼市見到的武道長身邊待著的小男孩和原著男主曹子年背後籮筐裏背著的孩子。

她記憶力不錯,回憶上來後,曾經見過的孩童面容一個個從她眼前閃過。

最後,蘇苒之發現,這雙眼睛居然跟武道長曾經帶在身邊的小男孩和曹子年身邊的小沙彌一模一樣!

她心裏驚訝,但面上絲毫不顯。

直到跟她對視的小男孩敗下陣來,不自覺的轉過頭。

蘇苒之才更加確定這雙眼睛當真、的確是那跟兩個孩童一樣。

-

小沙彌雖然七歲了,但每日睡覺依然要曹子年陪同。

曹子年以為這是自己一行人長途奔波,從不在一個地方久留,讓小孩子很沒有安全感,因此每次都守在小師弟身邊。

今夜子時剛過,曹子年才剛躺下沒多久,突然聽到小師弟牙齒打顫,渾身不住顫抖,眼睛怎麽都掰不開,他嚇得倏然坐起,用被子卷著小師弟,一把抱起就要找師父。

而另一邊,才剛應付完青衣男子沒多久的武道長就看到自己藏在小棺槨裏面的小弟子咬著牙,身體抖得跟篩糠子一樣。

他整個人都像是從水中撈出來的。

武道長面露驚訝,忽而又轉化為狂喜,他擡手將弟子從那畫滿了陣法的棺材中抱出,又將早就準備好裝滿雨水的大缸拿出來,把孩子放入大水缸中,只露出來口鼻。

他見那孩子在水中掙紮,又是心疼又是寬慰:“好孩子,再忍忍,明日之後你就可以做你自己了。”

沒人知道,天庭上的王母因此又發了一次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