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光與暗(第6/7頁)

“那怎麽行呢,必須得好好經營你自己的品牌,後續做別的報道也更有影響力啊,尤其那些轉發你報道的大V,你要注意和他們的互動,都能帶動流量的,”鄭書春指點著,眼見窩在沙發上的女孩可憐兮兮地合掌求饒,白皙的鎖骨分明,她頓時心一軟,“不說你了,這段時間怎麽瘦了這麽多?都沒好好吃飯嗎?”

“有啊,我有按時吃飯,”沈尋搖頭,“就是睡眠不大好,不過吃藥就會好點。”

“安眠藥還是少吃,”鄭書春嘆氣,又想起來,“你還沒說你今天來幹什麽呢。”

“我拿下我的相機。”她在景清機場被擄走時,行李被留下了,輾轉送到了林聿手裏。在醫院休養時林聿都還給了她,她拷下了照片,發現相機有點問題,就給了攝影同事去維修,順帶也方便編輯部選照片。

鄭書春點點頭:“那你去吧,他們也該吃完飯回來了。”

沈尋起身,朝她擺擺手:“那就明天見啦。”

“尋尋,”她走到門口時,鄭書春突然叫住她,“你是不是喜歡上了一個人?”

沈尋的腳步頓住,轉頭看向她,沒有說話。

“你相機的照片,有一個人,出現了很多回。”瞅見她沉默的神情,鄭書春忽然後悔起自己的多事。

沈尋輕應了一下,走出她房間。那一聲“嗯”太輕太模糊,讓鄭書春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

拿了相機,她避開人流開始多起來的電梯,走樓梯下樓。整整十二層,空蕩蕩的樓梯間,只有她自己的腳步聲,一下又一下地回響。

——三哥?

——嗯?

——我希望這樓梯沒有盡頭。

——那是恐怖片。

——討厭,你怎麽一點也不浪漫。

——恭喜你終於認清現實。

——你說的我知道,可是程立,你在這裏。所以,我也會在。如果你不離開,那麽,我也永遠留下。

她驟然停住腳步,腦海中的聲音也戛然而止。

在馬路邊等紅燈的時候,她拿起手機,漫無目的地刷微博,又是幾百個@跳了出來。原來是一個當紅男明星轉了她那篇報道。

那名男明星在轉載時引用了她文章裏的一句話——迄今為止,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探索,已經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對於自身的認識,或許遠遠不夠。

他評價她的文字:平靜、殘酷、溫柔。

報道在微博上被新媒體部的同事處理成了偏文藝風的圖文,配著全文鏈接。她再一次點開。

那些照片,明明來自她的鏡頭,卻令她熟悉又陌生。照片下方,細碎的文字描繪著簡短的故事、漫長的人生。

劉×,26歲,警察,抓吸毒人員的過程中被車撞傷,下肢終身癱瘓。

宋×,28歲。19歲時在酒吧和剛認識的朋友玩,蹭吸了冰毒,20歲開始經歷了兩年的強戒。26歲在蜜月旅行期間住過三家酒店,都因身上有吸毒記錄被檢查,一個月後丈夫家裏提出離婚,兩個月後她復吸。

羅心雨,14歲。她母親因為父親吸毒離家出走,父親逼她買毒、吸毒,如果不從,就用煙頭燙她。她是唯一要求披露自己正臉和名字的被訪者,希望母親看到她滿是傷痕的手,可以回來看她。

…………

她摁滅屏幕,把手機放回口袋,點了一支煙,擡頭望向對面的街道。

轉眼就到初夏。北京的風還有點涼意,但姑娘們都已經迫不及待換上輕衫短裙。她低頭看了眼自己穿的灰T恤和工裝褲,還是去年買的,或者是前年?一旁有個大學生模樣的男生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表情激動:“你是沈尋沈老師?”

沈尋吐了一口煙,禮貌一笑,表情輕淡:“你認錯人了。”

男生不屈不撓,低頭從手機裏翻出一張照片,舉到她面前:“怎麽會不是你呢,你看,就是啊。”

那張照片,是社裏發她那篇報道時配的。

她挑眉:“還真像哎,但確實不是,抱歉。”

綠燈亮起,她擡步混進人流,背影利落。

厚重的窗簾掩住了午後的陽光,靜謐的房間裏,只開一盞台燈,茶幾上的蠟燭微微閃爍,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何醫生,你換了蠟燭,味兒和上次不一樣。”沈尋躺在軟榻上,輕聲開口。

“嗯,上次你說你喜歡佛手柑,這款成分裏面有。”何與心答,“放松。”

“難怪……”沈尋輕喃,深吸了口氣,閉上眼。

“最近睡眠還是不好?”何與心問。

“老做夢。”

“夢到什麽?”

“夢到自己一次次中槍。”

“開槍的人是誰?”

沉默。

“還夢到什麽了?”

“雪,好多雪,到處白茫茫的。”她輕聲答。

“這個季節的緬甸沒有雪。”

“我答應要陪祖安去北極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