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2頁)

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輿論或許可以毀了一個人,也可以一夜之間成就一個人。

這時青魚若復出,有知名度和網民的好感,相信她絕對能走到不錯的位置。可青魚對此毫無興趣,甚至覺得聒噪,就連直播也不打算再開了。

中醫經過千年的發展,積攢下來一套十分龐大的體系,青魚在其中遨遊汲取著前人留下的知識,深感時間不夠用,哪裏還有空閑關注外界。

陳老這個麻煩走了,然而生活並沒有變得平靜下來,不知是不是因為陳老的宣傳,陸續有人慕名而來,找林爺爺看病求醫。

也有一兩個娛樂公司聯系青魚,甚至有一位極其殷勤的找上門來,提出優厚的條件想要捧她出道,都被青魚給拒絕了。

日子就這樣如水般流過,網上關於青魚的消息慢慢減少,很快被新的流言所取代。也有一些人還記得她,大部分是來尋找林爺爺這位“隱世名醫”的。

林爺爺的醫術很不錯,尤其一手針法神乎其神,看病的人找來他都來者不拒,一般不是什麽絕症他都能看好,不知不覺竟然傳出“隱世名醫”的稱號,在特定的圈子裏流傳。

最開始是由陳老介紹,他接觸的病人大多非富即貴,所得診金也不少,林爺爺收下之後捐給了村子裏讓修一條路。

林家村那條通向鎮子的路修了好些年,路面很窄,只能容納一輛車單次通過,所以村子裏的老人出行都開小三輪車,十分不方便。

而且這麽多年了,當初修路時不知是不是有偷工減料,有些路段地面都開裂了。

村子裏的孩子上學,一般都由家人騎三輪車接送,三輪車穩定性不好,路面看來又危險。之前就出過一次事故,下雨天送孩子上學有輛小三輪翻車了,索性孩子沒有受多大傷。

林爺爺捐款是跟青魚商量過的,以前病人不多沒多少錢,這次意外有了名氣,得到了想都不敢想的錢財,這位終生留在大山裏的老人卻只想讓他人過更好的生活。

青魚對此毫無異義,她對金錢沒有多大的欲望,爺爺的診金如何處理她都支持。

後來還有一次,市裏的中醫院一位院長造訪,不知從哪裏得知林爺爺醫術高明,想聘請他去醫院裏當特聘專家,給更多病人看病。

那一次,林爺爺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推拒了。

“我的家、我的根在這裏,我在這山裏過了六十年,實在離不開這大山了。”老人家沉沉說道,他轉頭看了一眼在一旁看書的青魚,滿足的笑了,“我也有我的私心,我還要教我的孫女兒呢,再沒心力去做別的了。”

“如果我還年輕,我一定會去,救人是醫者的本分。可我已經老了,實在無能為力了。”

院長告辭之際,林爺爺給他留了聯系方式,表示雙方可以多交流醫術,若有病情不好解決可以詢問他,或是讓病人過來找他。

半年的時間一晃而過,這半年青魚學習了太多太多東西,好在上輩子她的文化素養不低,接收知識的能力可以說出眾了。

所有書本上的東西她學了個七七八八,實踐操作方面也跟著林爺爺看了一些案例,中醫理論基本已經沒多少好學的了,如今差的就是大量的實踐積累。

這年冬天落了一場大雪,連著落了好幾天,山裏的樹木葉子掉光了,早晨醒來推開窗,眼前的世界一片白茫茫,遠處的山林灰蒙蒙的,天地間萬籟俱寂。

呼出一口氣,白色的霧在空氣中蒸騰。

青魚爬起來去廚房熬粥,粥裏加了枸杞紅棗和一兩片參,老人家身子骨不比年輕人,入了秋氣溫下降她就開始給爺爺熬養生粥了。

她剛回家那會,林爺爺煮飯多一點,後來青魚就把這活接了下來,到現在,家裏大部分活都被她“強行”幹了,林爺爺提前過上了退休養老的生活。

冬天不是藥材生長的季節,日子便悠閑了下來,爺孫二人吃完飯,坐在客廳裏烤著炭火,林爺爺一邊給青魚講針灸和艾灸療法。

講完一節,青魚突然開口道:“爺爺,我打算開春了出去。”

林爺爺一愣,但又很快露出了然於心的神情,他沉默了片刻,蒼老的臉上浮現欣慰又復雜的情緒,長嘆一聲道:“去吧,也該是時候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