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溫泉、(第2/3頁)

但是慶朝的大半土地都被世家、皇族和富商所把控在手裏。

加上高產糧食增多,慶朝建朝這兩百多年以來,國內的人口是漲了又漲。

人多地少。

這也導致了慶朝的土地特別的貴,最普通的下等旱田,都要七八兩銀子一畝,好一點的田地更是能賣到十幾、二十兩銀子。

慶朝的大部分平民,都只能租種貴人的土地為生。

在任何時代,貧富差距都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慶朝尤其是這樣。

像莊子上的這些佃戶,一家人辛苦勞作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夠下十畝地徹底,徹底解決一家、幾輩人的生計問題。

在杜夏看來,溫泉莊子看起來不算很好,整個莊子上,只有一棟看起來不錯的建築。

不用說,這就是修建在溫泉眼上,供貴人們過來遊玩時居住的宅子了。

五間九架的房屋規制、屋脊用瓦獸、梁棟。鬥拱裝飾,外面的房梁上還畫上了青碧色的繪飾,大門則是由綠油、獸面擺錫環所組成。

和氣派的別苑所對應的,就是莊頭、佃戶門的石條、茅草建成的屋子了。

莊子上的佃戶門都不確定貴人會把田地租給自己多少年,所以也不敢花太多錢修建房屋。

他們這些佃戶就像是無根之萍,今年在這家佃田地,明年說不定就去另外一家佃田地種了。

這房子是死物,一旦建好了,就挪不動、搬不走了,所以佃戶們也不願意花這個錢,都是修上兩間茅草屋,一家人湊合著住的。

杜夏前年被醫院排到偏遠的山區參加過醫療救援。

她以為自己在山區見過的那些人就已經算是很窮了。

猶記得杜夏第一次去村民家探訪的時候,身心所收到的極大震撼。

在現代,偏遠山區的人窮,大多是因為他們居住的地方太偏遠,修路投資太大,加上有點能力的都走出了大山,剩下的都是一些自身條件不好的人。

雖然國家每年都會對這一特殊人群發放補助,但是他們還是很窮。

他們住的是自家修建的磚瓦房、少部分還住的是木頭、石頭修建成的房子。

當時醫院裏每個科室都排了醫生參加支援,但是杜夏這個產科醫生絕對是最累的。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越窮越要生。

這句話絕對不錯,這些偏遠山區的人大多都是按照人頭領低保的,所以他們沒有顧忌,為了多領一個人的低保,從來不避孕,一個接著一個的生。

山區裏的那些女孩子,許多人才十六、七歲就結婚了,她們沒有避孕意識,結婚了了就懷孕,懷上了也不產檢,甚至連醫院都不去,自己在家裏就把孩子生下來了,然後再讓村裏的幹部幫著出證明、上戶口。

在來溫泉莊子之前,杜夏覺得自己記憶裏的偏遠山區就是她心裏最窮苦的人了,然而今天之後,她心裏的想法就發生改變了。

在現代,偏遠山區的村民們富不起來,大部分原因是他們祖輩生活的地方實在是太窮,小部分是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不願意輕易做出改變。

但是溫泉莊子上的這些人不一樣,他們勤勞,杜夏剛才瞧著,有一個孕婦,挺著絕對超過八個月的肚子,還在一趟一趟的往家裏背玉米。

他們待的地方也不偏遠,坐馬車半個時辰就能到慶朝最繁華的京城。

但是他們的日子還是過得這麽的辛苦。

杜夏這個人怎麽說呢——因為她從小沒有吃過苦,父母都盡力在能力範圍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給她,所以養得她的性格有些善良和柔軟。

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自己的生活都還有過好,卻還是見不得其他人辛苦。

當時醫療救助結束之後,杜夏拿出了自己那兩個月的工資加補助,給那些生活困難的孕婦買了孕婦奶粉和其他的營養品。

如今杜夏看著溫泉莊子勞苦的佃戶們,卻不知道該怎麽幫助他們才好。

宋嘉言敏銳的察覺到了她的情緒變得低落了,但是又不知道願意,只能關心的問道:

“怎麽了?是不是不舒服?”

杜夏搖了搖頭,伸手取下腰間的荷包,從裏面掏出了四、五顆水果糖。

這水果糖是杜夏後來在超市買的,並不是之前給宋海的那種廉價水果糖。

當時她在老家的小賣部買了不少硬糖,她自己只吃了幾顆,宋嘉言就給她送了蜂蜜來,所以那些硬糖後來都被她分給宋海、宋洲和雲兒了。

杜夏伸手把前面一個瘦骨嶙峋的小姑娘招呼了過來。

小姑娘看著年紀不大,從骨骼的發育情況來看的話,年紀應該在三、四歲左右。

她的樣子說不上好,身上穿著的粗布衣裳,袖口和褲腿都斷了一截不說,還是打得赤腳,頭上的頭發也只用了一根布條隨意的綁了起來,沒綁穩的碎發就那麽亂糟糟的垂在小姑娘的額頭、耳後和脖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