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暗流(第5/7頁)

皇上對穎嬪與穆貴人也是多加恩賞,蒙古各部均表示收到皇上的指示,必將為皇上分憂。甚至還雇筆杆代筆,上了幾封拍馬屁的奏折。

什麽皇上威武,必是能讓叛軍拱手俛頭緣遠來降,再有什麽皇上之威令四海賓服,八方寧靜,蒙古必好生為皇上效力軍前。

--

皇上木蘭秋狝的政治任務完了,剛想松一口氣,好好享受一下圍獵的痛快,誰料八百兩加急的奏折,報江蘇六塘等河道又塌了,皇上一邊責令工部報上上回修河道的所有流程和官員,一面又要選一位軍機處大學士去坐鎮江蘇,瞧瞧到底是怎麽回事!

今年的工作重心在征戰上,皇上不欲各地再起亂事,尤其是江南還是交稅重地,自然要早早平復了此事才好。

大小金川戰役初開,訥親這個首席軍機處大臣是走不開了,張廷玉倒是辦事老道為人謹慎,但他馬上八十了,皇上也怕他被河水沖走,和鄂爾泰就伺候先帝爺去了,因而還是點了高斌出差——橫豎江南他也最熟。

只是上回出差去雲貴平白蓮教也點了他,這回又是辛苦的差事,想想高斌也過了五十知天命之年,皇上就格外勉勵了兩句,又特許他去圓明園見一回貴妃再走馬上任。

因高斌要回京城才好走水路去江南,去趟圓明園倒不耽誤太多時間,皇上便給了這個恩典:“說來貴妃誕下公主後,你還未曾見過外孫女呢。”

高斌叩首:“河道水患重要,臣早到一刻也是好的,皇上恩典臣銘感五內,請皇上暫且記下,等臣從江南回來,再許臣叩見貴妃與公主。”

皇上微笑點頭:“也好。”

高斌心道:現在跟皇上相處都靠猜啊,天子心裏記賬可是有點嚇人。

比如方才,自己要因為貴妃誕下公主而驕矜,不顧國事反而去見貴妃和公主,皇上肯定會在心裏記一筆。

--

七月底的圓明園。

太後正帶了皇後與眾妃嬪泛舟消暑。

大船停泊在密樹濃陰之下,穩如平地後,太後方才登上甲板,立於船頭。見水波初興,荷葉田田,水色荷影在天邊匯成一色碧痕。岸邊芳蘭草木的清香,與荷花的甜香夾雜,熏人欲醉。

太後看的舒心,心情極佳,就命船娘劃著船去采荷葉和荷花來賞玩。

笑呵呵道:“誰願意跟著船娘去就去吧。或者願意在這船板上賞景也罷,哀家是要到船艙裏去吃點心喝茶去了。”

說完就扶著孟姑姑的手自顧自進去。

純嬪剛想跟著進去服侍,太後就道:“你們年輕人取樂,何必跟著哀家這個老婆子,哀家自個兒在下面聽小戲還自在些罷了。”

純嬪有點尷尬的止住腳步。

旁人也都耳聰目明,於是都不曾跟了太後去室內,便是太後甚為喜歡的嫻妃,也自在站在船頭賞景,見遠處有九曲廊橋可通岸邊一座雕鏤小樓,便與皇後請示道要上岸去更衣。

嬪妃們站的三三兩兩,俱是讓宮人打了傘或是帶了紗帽。

皇後和嫻妃剛說完話,一轉頭就見貴妃已然走到大船邊上連著小船的木板上去:“扶我一把,我去掐幾個嫩蓮蓬吃。”唬的上頭兩位船娘連忙一邊一個的扶著貴妃上了小船:“娘娘快艙裏面坐吧,外頭暑氣大得很。”

大船上總共就拴著兩條小船備用。

嫻妃想了想,就揚了揚手帕道:“貴妃,你的船把我捎到岸邊可好?”免得兩條船都劃走,一時大船上太後皇後有什麽吩咐。

眾嬪妃就見貴妃的面容從船艙裏露出,銀紗的圍帽也掀起了一半,粉面半張,竟然與身後的荷花分不出誰更嬌艷細嫩些。

“好啊,你下來,我先送你再去尋荷花和蓮蓬。”

純嬪不免有些發酸,對旁邊的嘉妃道:“也是生了個女兒的人了,貴妃容貌倒與十年前沒什麽分別。”

嘉妃輕笑:“據說生女兒養人呢。況且宮裏的女人,下了多大的力氣保養?又花了多少天材地寶,能不青春久駐嗎?”算來嘉妃自己也是三十三歲的年紀了,可她每日晨起對著自己的面容,仍舊是一絲皺紋也尋不出,哪怕休息不好氣色欠佳的時候,只需巧手宮女妝飾一番後,看起來也如二十許人。

只要君恩位份常在,宮裏的女人自然就容顏常駐。況且女人容貌最嫩的時候自然是一二十歲,可最盛的時候,卻是三十歲左右,那是開到最艷的花。

不過這美也像最嬌嫩的花一樣,經不起挫折,一旦失寵就會迅疾的凋零下去。

嘉妃看著純嬪,明明兩人同歲,純嬪只比她大幾個月而已。

但經過新年降位的打擊後,純嬪日夜憂愁,況且這三年又是接連生產,自然現出了老態。在精致妝容點綴下,這老態不是眼角的紋路,不是肌膚,而是整個人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