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草廬之內論軍政,帝國改革端倪現(第2/3頁)

響鼓不用重捶敲,弘治皇帝瞬間聞弦知雅意!

這批人都是摸過底子的,還算是有些讀書人的風骨沒跟那些當地士紳豪族搞到一塊兒。

也就是說這批人還是可以用的,但需要的是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更親近於皇家。

至於他們的本事……能考上進士、再外放為官的,那能蠢到哪裏去?!

能周旋在當地士紳豪族不跟他們同流合汙,又能保全自身的那腦子肯定好使啊!

至於說熟悉政務這就更簡單了,現在朝堂清洗了幾遍以後還能留下的基本都是忠直重臣。

比如劉李謝三大學士,比如佀鐘、白昂、張升……他們等等一大批的老臣。

這些都是精熟於國朝政務的能手,尤其是白昂、佀鐘都是去過地方管理的。

讓他們來負責教授政務,那些個被提拔上來培訓的那些官吏們自然能夠從中吸取經驗。

再結合他們自己的經驗、認知,那麽無論是補充進朝堂抑或是派往地方兩者皆相宜啊!

“最重要的是:陛下,您這是真小氣啊!”

張小公爺的這句話叫弘治皇帝有些莫名其妙:“哦?!朕如何小氣了?!不就是少賞賜些許麽?!”

“對小臣是無事,可下面的官吏而言那可是大事兒呢!”

看得弘治皇帝莫名其妙,張小公爺心裏撇嘴。

要說太祖爺爺當年把自己的子孫們安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生怕餓著了。

以至於現在老朱家一票票的生養,整個大明帝國的江山都被吃垮了近半。

與之相較的是這位太祖爺爺對於官吏們的要求,那叫一個苛刻啊!

恨不得就讓他們全都喝西北風的給老朱家幹活兒,一個個都用太陽能、風能,還帶自主修復得了。

可憐海剛峰好歹是混到正二品都察院右都禦史了,一度還得自己種地養活一家老小。

有載老頭兒哪怕是吃肉都是個大問題,最慘的是老頭兒身後居然只有存銀十兩。

堂堂正二品大員講究清廉得一遍操心帝國政務、自身職責,還得一邊種地養活一家老小。

哪怕身後都只有十兩存銀棺材都買不起,可想而知比他級別更低的官吏們領的俸祿如何、生活如何了。

“這事兒小子就不說了,您讓竹樓公自己給您說罷!”

弘治皇帝有些莫名其妙的望向了戴義,卻見戴義漲紅了臉又氣又無奈的看著小公爺。

小公爺啊!您不帶這樣的,我老戴可沒得罪您啊!這事兒咱家可咋好跟陛下說啊!

有些人大約會說,不算低啊!從九品有五石糧,算下來一個月打底五兩銀子怎麽能算低。

可大鍋啊,要命的是編制有限啊!

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整個縣裏能領俸祿的實際上就那麽幾個:縣令、縣丞、縣尉……等等。

可衙役們怎麽辦?!有時候頂多就一個名額,整個縣裏多則數十萬人、少則十余萬。

就這不到十條人怎麽管?!於是只能外聘,聘用一大摞的白身。

這些人也被稱為之“白役”,不在編制內的、不領俸祿的。

但人家也不跟你白幹活兒啊,不給錢人家肯定是不幹的。

那咋辦?!只能是從縣令的俸祿裏面支取,然後養活這些人幫著他一起管起來這縣裏的事物。

一個人的薪水去支應整個縣行政機構的運作,這誰能扛得住啊?!

這就相當於讓你拿十萬的月薪,但得負責全縣九成數十上百號行政人員的薪水……

那你也得滿心草泥馬啊,這支應個屁啊!

更坑爹的是朱家的太祖爺爺給俸祿改了幾次,沒增不說越改越低……

而且後來朱家的皇帝們也沒有對此進行太大的改變,以至於海瑞海剛峰那樣的清官兒身後淒楚。

這事兒戴義自然是不好說了,不然便有詬病朱家太祖爺爺之嫌啊!

“本宮知道!本宮知道!!”

啥事兒都好湊個熱鬧的帝國第一熊孩子自然是在這個時候竄出來了,跟大馬猴兒似的蹦達到弘治皇帝面前。

“其實就是太祖爺爺當年定下的俸祿太低了,這事兒本宮跟老唐、老徐他們聊起過……”

若是論起朝堂政務國事的處理,現在的朱厚照肯定沒法跟弘治皇帝比。

可若是說很多帝國底層官員的情況、民間的情況,弘治皇帝就沒法跟自己的兒子比了。

畢竟這位太子殿下可是跟著張小公爺摸爬滾打上來的,田也是耕作過的、車行也是管理過的。

這次計然之戰動用的甚至是數百萬兩銀子、數百萬石的糧食,不說絕後但肯定是空前的。

唐伯虎他們也挺喜歡這位太子師弟的,很多事情也不瞞著他。

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況也都給他說了一遍,是以在這些事情上朱厚照了解的比弘治皇帝要清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