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禦書房內計國策,內庫豐盈腰板剛

弘治皇帝聽得是兩眼放光,三大學士已經開始低聲討論怎麽推行到十三司去了。

這嚇的張小公爺趕緊擺手,好家夥!這些個大學士們有一個法子就想著馬上舉國推廣。

這特麽不是要了親命麽?!啥法子能一下子就整個帝國猛然推廣開啊?!

當年北宋王半山牛逼如斯,也是直接搞全大宋的變革。

結果咋樣?!以他的牛逼都直接仆街了。

大明朝也不是沒有過變法,張叔大後來也是搞過“一鞭法”的。

人家那權勢比之王半山更牛批,可照樣死後清算仆街了。

張小公爺可不想步他們的後塵,變法流血闊以。

但別從咱這兒開始啊!

張叔大那身後叫一個淒慘,萬歷都沒等他徹底涼透就開始清算抄家。

雖然跟這老家夥確實辦事兒比較過分有關系來著,但這玩意兒確實也太淒慘了。

“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諸位大人怎麽都如此著急啊!”

看著他們討論的熱烈,張小公爺趕緊擺手制止:“此事重關國體,即便是思慮再三亦不可全然推行啊!”

三大學士和弘治皇帝聽得這話不由得一愣,按照他們的意思這方略完善一下是可以考慮全大明推廣的。

怎的這提出來方略的張小公爺自己卻制止了?!

“春秋時晏子亦知‘南橘北枳’之理,諸位老大人怎能不知啊!”

聽得玉螭虎這話三大學士的臉又有些發紅了,其實這算是他們思維的盲區。

身在朝堂中習慣於面對的是舉國的方略,於是他們下意識考慮的就是如何將一個方略推廣到大明上下。

“各地風土不同、人情各異,一支法度怎能剛出爐便貫穿舉國而不更哉?!”

張小公爺望著這些個朝堂大佬們,痛心疾首的道:“其次法度推行,若無良臣能吏其害更甚於無也!”

這些個朝堂的大佬們不清楚,讀過《明史》還有不少明朝野史的張小公爺卻知道。

下面的那些個官吏們陽奉陰違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百姓多不識字,若是底層官吏陽奉陰違、勾結士紳豪族以此壓榨豈非良策成害麽?!”

玉螭虎的這番話叫三大學士頓時冷汗直冒,前宋王半山變法可不就是如此麽?!

這些個大學士亦都是飽讀詩書的,沒少從史書上看到當時官員抵制新法不僅在朝堂鬥、而且在下層亦鬥!

“即便是不曾如此,然官吏若執行時理解稍有偏差該當如何?!”

張小公爺望著他們繼續道:“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啊!即便是良策至行省走樣,至州府再走樣……”

“那麽至縣、至各鄉村時又該變成什麽樣了!”

李東陽這聽得是一頭冷汗直冒,趕緊對著這張小公爺拱手道:“玉螭虎此番話,老成謀國啊!”

邊上的白昂更是擦著額頭上的汗,心中嘆道:三大學士誇這孩子是“天下風雲麒麟兒”……

真真是半點兒都沒有誇錯啊!

劉健則是撚著須髯,對著張小公爺道:“看來,玉螭虎已是有腹稿了!還請細細道來!”

“刑部是恰逢其時,幹脆一並先行改之。同時以新科進士熟其運轉,皆是再遴選各級官吏來京訓學……”

張小公爺的法子倒是不復雜,簡單的說就是:試點。

這次國朝既然是刑部忙不過來,那幹脆先在國朝內試試水。

同時也是培養新人,這些人跟地方的牽涉不大顧及不多、又有接災安民、與韃靼對敵經驗。

由他們來歸納厘定律法相對的來說,或許更為平正一些。

畢竟整部律法可能關乎到的是大量的軍政事宜,先要理清再重新厘定這是個巨大的工程。

玉螭虎說的在理,自然三大學士琢磨一番後亦向弘治皇帝建議如此行。

白昂倒是有些躊躇,自己這刑部尚書說話間就這麽沒了?!

“癡虎兒,你那‘元老院’一詞怕是來自南宋範蔚宗之《後漢書·章帝紀》所記罷?!”

李東陽似乎看出白昂在想什麽了,笑了笑卻岔開了話頭:“其曰‘行太尉事節鄉侯熹三世在位,為國元老’”

“《詩·小雅·采芑》亦有提及,其曰‘方叔元老,克壯其猶’。”

劉健以是笑眯眯的看著白昂,輕聲道。

“大小毛公之《毛詩》釋曰‘元,大也。五官之長,出於諸侯,曰天子之老’……”

謝遷更是湊趣上前,撚須而笑言:“唐時李中書著《唐國史補》卷下亦曰‘宰相相呼為元老,或曰堂老’……”

張小公爺初看著李東陽他們仨一唱一和的,還覺著有些莫名其妙。

但謝遷的話一出口,他隨即腦子馬上性醒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