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花開彼岸天(下)(第2/3頁)

就在馬上要穿過洗衣局那片宮巷建築時,寧缺忽然偶有所感,胸口一陣發悶,顧不得身旁小太監表示警告的嚴厲眼色,掀起車窗簾帷一角,蹙眉向外望去。

目光穿過重重窄巷天光,越過片片梆子聲和彌漫巷間的皂角味道,落在遠處某座宏偉宮殿一角,高淡碧空中那處檐上蹲著八九只神態各異的檐獸。

他不知道這些檐獸叫什麽名字,是何方祥瑞誰家怪物,怔怔望著那處,只覺得自己的胸口越來越悶,心臟跳的越來越快,仿佛馬上便要崩斷自己的肋骨跳將出來,而隨著心臟跳動加速,視線中那些遙遠的檐獸變得越來越清晰,被風雨吹洗了不知幾百年的瓦石線條越來越靈動,似乎下一刻便會變成活物。

他悶哼一聲,捂住自己的胸口,不自禁想起那個雨天和桑桑初見長安朱雀像時的感覺,堅狠望著那些皇宮裏的檐獸,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卻不肯挪離目光。

……

……

稍早時間的禦書房內,暴發了一場極為激烈的爭吵,侍衛副統領大人徐崇山和大內副總管林公公就像兩座雕像般守在禦書房外,無論聽到任何聲音,臉上都不敢流露出絲毫表情,因為這二位大人物內心深處此時都坐著個孫子,害怕恐懼疑惑震驚到了極點,同時覺得禦書房裏那位實在是太他媽有種了。

大唐天啟已有十三年,誰也沒有見過皇帝陛下如此震怒,即便昨夜發生春風亭事件後,陛下也只是重重拍了幾下桌子,罵了三十幾句白癡,可今天禦書房內的皇帝陛下不知摔碎了幾盞茶杯,罵了多少句絕對不能讓人聽到的臟話。

“朝小樹!如果你還這麽不識擡舉,休怪老子收拾你!”

“怎麽收拾你?朕……朕……朕還真他媽的不知道!”

“你個愚頑到極點的家夥,怎麽連點兒人世間的道理都不懂!”

“好好好,我今天最後叫一聲朝二哥,你到底留還是不留!”

禦書房內驟然安靜,門外的徐崇山和林公公忍不住轉頭互視一眼,確認看到了對方眼瞳裏的震驚羨慕之色與自己並無兩般,極有默契地再次轉頭無言看花看樹。

房間裏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響起朝小樹平靜溫和卻極為堅定的聲音。

“不留。”

啪嗒一聲沉悶的脆響,應該是那位大唐皇帝陛下摔碎了自己最珍愛的那方黃州沉泥硯,守在門外的徐崇山和林公公再也無法保持沉默,尤其是徐崇山十分擔心陛下震怒之余會做出一些事後肯定會後悔的決定,搶前兩步便準備叩門苦諫。

就在這時禦書房的門被吱呀一聲推開,一襲青衫的朝小樹平靜跨過門檻走出,待身後房門重新關閉後,回身一掀長襟,雙膝跪倒在地,極為嚴肅認真地三叩首,行了個君臣相見不再見的大禮。

然後他站起身來,微笑向徐崇山和林公公拱手一禮,離開禦書房向宮外走去,身旁沒有太監宮女引路,他就這樣孤身一人緩步走著,如同遊園一般,十幾年前他來這座皇宮的次數很多,很有感情,這些年來進宮的次數少了很多,很是懷念。

行至那片叫離海的大湖畔,朝小樹若有所思,負手於青衫之後靜靜看湖,看著湖中金鯉歡快遊動,忽然間唇角微微一翹,綻出個陽光透柳蔭的清爽笑容。

他平靜含笑的目光落處,那些歡快遊動的金鯉身形驟然一僵,竟變得完全靜止,仿佛是懸浮在晶瑩綠波之中的玉魚兒般,生機盎然卻全無生意。

朝小樹喃喃念道:“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天地是樊籠人被困,心是樊籠身被困,把心上樊籠破了,天地樊籠自也破了。

……

……

禦書房內,金冠被胡亂扔在一旁角落廢柴裏,大唐皇帝惱火盯著案上那幅淩晨親筆所寫的“魚躍此時海”,臉上滿是不甘與遺憾之色。

他並不知道在書架的角落裏,有人偷偷替他續了句“花開彼岸天”。

忽然間他擡起頭來,隔著窗戶望向禦花園的方向,眉頭緩緩蹙起然後緩緩舒展開來,最終化為一片平靜和解脫,淡淡自嘲說道:“也許你真是對的。”

……

……

某處宮中,一位約摸四十歲左右的道士正在替皇後娘娘把脈,忽然間他的眉頭猛然挑起,手指極為無禮地在娘娘豐腴手腕上撓了一道,怔然轉頭向身後望去。

皇後娘娘微微蹙眉,心想國師大人向來寧靜溫和,為何會如此失態。

那道士怔怔看著那處,忽然間捶胸頓足幹嚎道:“我錯了,我真的錯了,當年我就該勸陛下早些放小樹離開,或者幹脆就讓他進書院……”

“以夫子的能耐,以小樹的悟性心境,這些年來我大唐必將再多一絕世強者,甚至說不定可以和南晉那廝戰上一場,可惜啊可惜啊,可惜硬生生晚了十幾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