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2/4頁)

……

……

日復一日,前來看熱鬧的長安百姓不停重復著好奇打量、竊竊私語、激烈爭論、直至最後統一意見,認為這名南晉年輕強者,現在看著囂張,但注定肯定不是書院中人的對手,一定會輸的極為淒慘。

日復一日,柳亦青坐在書院側門外,迎接著無數雙目光的打量,感受著目光裏的好奇與鄙夷,聽著那些唐人的議論以及議論裏對自己和南晉人的奚落嘲諷,臉上的神情依舊平靜,仿佛毫不在意。

側門前石階下開起一朵野花,代表著春意終於降臨了人間,柳亦青看著那朵瑟瑟小花,平靜的臉上忽然流露出一絲笑意。

他臉上的笑意很溫和,心裏的笑意卻有些微寒。

身為劍聖柳白的親弟弟,而且是南晉劍閣裏最出色的年輕一代弟子,他理所當然有資格驕傲自信,就算面對著書院,他也只是把這份驕傲自信深埋進了心裏,然而聽著這些唐國俗人的議論,又哪裏不會憤怒?

書院十三先生寧缺?

柳亦青離開劍閣之前,劍聖柳白曾經警告過他,書院後山弟子裏除了一二一十二這三人,除此之外都不能輸。

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在柳白的眼中,除了書院大先生二先生和那位聲名在昊天道門裏隱隱流傳多年的十二先生,其余的人應該都不是柳亦青的對手。

柳亦青很清楚寧缺現在的境界實力。

一個在荒原上才破境入洞玄的人,又如何能是自己一劍之敵?

世間很多修行宗派,對寧缺的看法依然停留在這個階段,起始時他們非常不明白夫子為什麽願意收這個廢柴為弟子,後來當寧缺先後戰勝隆慶皇子、爛柯寺觀海僧以及自懸空寺歸來的道石大師後,修行世界開始思考夫子收寧缺為學生的真實原因,只是依然沒有誰認為寧缺很強。

如今真正讓寧缺在修行世界裏奠定地位的那三場戰鬥的詳細過程,早已成了諸修行宗派裏參詳研究的對象,包括其中的每個細節。

而越研究,他們越覺得寧缺贏得這三場戰鬥,更多依靠的是書院提供的絕世武器,還有那些不可捉摸的運氣,比如荒原上古怪的鐵箭,又比如寧缺和道石大師在長安街畔蓮花凈土裏的一戰,很明顯得到了某種外力的幫助。

修行世界裏有很多人懷疑,當時站在寧缺身畔的那個年輕胖子,極有可能便是傳說中的書院十二先生,或者當時那位十二先生在暗中出手,道石大師才會慘敗,只是沒有人有證據,而且畢竟那是書院的十二先生,又有那般傳奇的身世,誰也不敢站在台前就此提出疑問。

沒有提出,不代表就沒有疑問。

至少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人認為寧缺真的比隆慶皇子更強。

柳亦青離開南晉來長安的旅途中,得知爛柯寺觀海僧的失敗,對寧缺在符道上的手段開始警惕,待來到長安城後,他仔細研究了寧缺這三場戰鬥,最終得出的結論,除了世間修行宗派所說的那些之外,還注意到很關鍵的一點,這位代表書院入世的十三先生,在戰鬥裏非常喜歡投機取巧。

柳亦青自落地便開始練劍,勤勉修行,不停打磨精神意志,吃了無數苦頭,才有了今時今日在劍閣中的地位,他一向很厭憎那些只會投機取巧,或者說運氣很好的人,而在他看來,那個叫寧缺的家夥,只不過因為運氣好被夫子收入門下,才會有後續這些風光。

所以他對書院無敵意,但對寧缺有敵意。

而且他堅信寧缺不是自己的對手。

柳亦青對寧缺有無窮敵意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那個原因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那便是書院二層樓開啟時,他還在柳氏老宅劍塾裏苦修,對此他極為遺憾,覺得自己錯過了最珍貴的機會。

而這個被他無奈錯過的機會,最終落在了寧缺的身上。

坐在書院側門外的蒲團上,他看著不遠處那些面容可憎的圍觀唐人,默然想著如果不是大兄嚴命,要讓自己把握住此次磨礪精神的機會,嘗試被夫子看中收為學生,待寧缺破關之後定要將他一劍斬了!

一個穿著藍布大褂,手裏拿著竹掃帚的老婦人,從側門裏走了出來,走到蒲團旁,看著柳亦青的側臉,緩聲問道:“你不高興?”

老婦人離柳亦青如此之近,他才發現,不禁有些震驚,心想都說書院裏藏龍臥虎,難道這個老婦人也是位了不起的世外高人?

但他在老婦人身上沒有察覺到任何念力波動。

柳亦青平靜回應道:“沒有什麽不高興的。”

“沒有不高興就好。”

穿著藍褂的老婦人,佝僂著身子走到石階下,開始掃地。

柳亦青微微皺眉,心想明明看見我坐在這裏,這老婦人掃地的時候為什麽不留神些,還揚了這麽多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