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聯邦的掘墓人(上)(第2/2頁)

這份特刊用了整整四個版面,幫助聯邦民眾回溯到數年前的那個時空,回想起那場已經漸要被人們遺忘的大爆炸,在爆炸中喪生的西林軍區總司令鐘瘦虎夫妻,還有數千名聯邦官兵。

作為執筆人的伍德記者此次放棄了他最擅長的犀利狠辣筆風,只是沉穩地用二十三張圖片、冷靜的仿佛沒有任何情緒的筆觸、枯燥卻令人驚心動魄的事件闡述,還有特刊正面那張大大的關系樹圖,告訴所有的讀者:

前西林軍區萊克上校,向前第二軍區鐵七師上校軍官西門瑾提供了古鐘號返航的精確路線圖及時間節點,西門瑾上校通過一名叫做何友友的帝國間諜,將此情報提供給了正在籌備第一次突襲的帝國幽靈艦隊。

當帝國幽靈艦隊強行穿越加裏走廊空間通道,進入聯邦星域後,穿行四個天文單位,卻沒有被聯邦艦隊發現,那是因為他們獲得了偏遠星域憲章光輝間的夾縫走廊數據,而該數據由憲章局現任局長崔聚冬收集提供,中間人依然是西門瑾上校及那名叫何友友的間諜。

緊接著,那份清晰的關系樹圖,把西門瑾、何友友、崔聚冬這些名字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然後枝丫逐漸展開,出現了兩位議員先生的名字,出現了總統官邸辦公室主任布林的名字,出現了前聯邦副總統拜倫先生的名字,出現了聯邦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兼第一軍區司令李在道上將的名字,出現了聯邦前敵總司令杜少卿的名字。

首都特區日報這份名為“誰是聯邦掘墓人”的特刊,對上述材料,沒有進行任何修飾或者是隱瞞,沒有用某官員某軍官之類的稱謂,沒有用什麽含混不清的猜測說法,而是直接肯定決然,赤裸裸地直接點名!

在那份關系樹圖的最上方,整個版面的最上方,靠著“掘墓人”三個大號鉛字的方位,有一張黑框,裏面沒有照片,也沒有名字。

但看到這份報紙的所有聯邦民眾,都知道那是誰。

……

……

在這份特刊的封底,首都特區日報鮑勃主編親筆寫道:

“我相信閱讀著這份特刊的你們,從那些圖片和證據資料中,可以清楚地讀懂我及伍德記者的想法。是的,我們正式指控帕布爾總統及其領導下的政府,還有那個據說集結了聯邦最多高智商精英的三一協會組織,借帝國人之手,陰謀殺害了聯邦最勇敢的將軍。”

“或許沒有人相信這份指控,因為在情感受到挫折,信任受到損害的時候,人們往往更願意相信這種挫折和損害是陰謀,那麽我建議你們再次仔細閱讀一次我們的調查報道,而不是憤怒地將它撕成碎片。”

“這些證據並非偽造,來源也不可疑,找到證據的那個人已經死亡並且背負著某些極沉重的罪名,但我以及伍德記者相信他,因為當年正是他幫助我們揭穿了麥德林議員的真面目,而且他用死亡證明了這些證據的可靠程度。”

“轉交證據的那個人曾經提醒過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才能把這些證據放出來,不然只會消失在民眾憤怒的口水和政府強有力的壓制之中。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嗎?不,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

“聯邦和帝國的戰爭還在持續,整個社會的注意力依然停留在戰火連綿的墨花星球上,即便是環山四州三大產業工會的示威潛行,仿佛也激不起太多浪花。”

“但我們已經無法再等待,因為我們眼睜睜看著,政府借用打擊七大家黑幕的理由,通過各項法案一步步攫取法律未曾賦有的權力,我們眼睜睜看著,狂熱的帕布爾主義已經蒙蔽了太多人的雙眼,像熾熱的空氣般回蕩在首都每幢建築之中。”

“政府各部門借助萬惡的愛國法案,無視法律隨意征調資源,逮捕民眾。更令人感到恐懼的是,這個政府已經開始習慣於依靠秘密部門和精神上的恐嚇維護自己的合法性。”

“我們真的無法再等待,等待的越久,聯邦便會變得越來越墮落,帕布爾先生還有兩年多的任期,難道還要我們等待兩年?他一直試圖讓議會山通過法案,完成史無前例的第三次任期,那麽會有第四次嗎?那麽我們需要等到永遠嗎?”

“所以我們刊登了這份調查報道,不是因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機,而是因為現在已經是聯邦最後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