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閑話江湖(第3/6頁)

“玉帝的聰明,乃是大智慧,不是小聰明。”真武大帝皺眉道:“所以我一直很擔心……天庭越來越寂清,而他這一生最大的對手,佛祖也已經寂滅了。”

他微笑望著易天行:“雖然這消息很震驚,但你我都知道,所以不用裝成這副神情。”

易天行有些訥訥地將唇角平復,撤下驚恐無比的神情,嘻嘻笑道:“原來您知道我知道啊。”

真武大帝微微一笑,續道:“當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忽然發現與自己爭鬥了上千年的對手,忽然之間寂滅無蹤之後,你覺得他會怎麽做?”

易天行再次聳聳肩:“如果我是玉帝,會大開蟠桃會,慶祝個三天三夜,然後派二郎神當元帥,再請出在清妙微境裏閉關的三個老爺子壓陣,以為佛祖報仇為名,浩浩蕩蕩殺向凈土,殺他個幹幹凈凈,落個一片清明,哎呀呀呀,道門一統天界,唯我獨尊。”

真武大帝呵呵一笑:“佛道之爭,在千年之前已經漸漸平息,其間觀音大士出了大力,兩派交融,再也不像當初那般水火不相融。你看托塔天王的三個兒子,大兒子在佛祖身旁侍奉,二兒子在大士身旁侍奉,由此可見一斑,雙方各自人員交融,哪裏還打得起架來。”

易天行痛苦地抱著腦袋:“那玉帝也不能幫著凈土去打須彌山的可憐和尚啊,佛祖得罪了他,葉相又沒得罪他。”

八卦偶爾聽聽可以幫助消化,但天天聽驚天八卦,就很容易消化不良。

……

……

“這就是我所擔心的。”真武大帝幽幽道:“有大智慧之人,往往眼光放在千年之後,萬年之後,對於眼前之事,卻少了幾分關心。”

“佛祖寂滅了,或者說失蹤了。”他繼續說道:“玉帝驟然間失去了博弈的對手,他會有什麽樣的感受?”

真武大帝盯著易天行的雙眼:“我始終懷疑,玉帝肯定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佛祖都能寂滅,那他一定也有終結的那一日。不論是人是仙,如果活的久了,到末了都只會考慮一個問題……他的去路在哪裏?”

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

易天行險些撲哧笑出聲來,旋即臉色卻沉了下來,發現這位真武大帝說的有道理——不論是誰,活成老妖精之後,不用擔心生死,不用擔心榮華富貴,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變成狗屁哲學家。

泰始皇喜歡吃藥,那是因為他怕死。

漢武帝喜歡爬山,也是因為他怕死。

康熙小兒都想再活五百年。

玉帝沒有這個問題,誰叫他長生不死。

如果長生不死,那將來做些什麽?老當皇帝會不會膩?

……

……

真武大帝湊近了易天行,英俊的面容顯得有些陰惻:“玉帝為什麽修佛?因為他做皇帝做膩了,他想找到一個新的世界,他想有自己的一方凈土,他想找一條不在計劃中的去路。”

易天行深深地皺起了眉頭:“凈土?他願意去凈土玩,阿彌陀佛一定很歡迎。”

真武大帝搖搖頭:“你不明白,這是在參。他想參透的重點在於,去路究竟在何方,凈土?這只是他嘗試的一條道路而已,他心中的凈土,卻不是阿彌陀佛的西天凈土。”

易天行閉目良久,緩緩說道:“我學過佛法,也學過道術,在我看來,不論是哪種功法,其實都只是工具而已。只要修煉到了頂端,應該沒有太大區別。我不明白玉帝為什麽舍了道門而不參,卻去參什麽凈土宗。”

真武大帝淡淡道:“因為他習道,卻不能解決他的問題……那個最後的問題。”

他盯著易天行的雙眼:“你上天之後,沒有覺得天界很寂清嗎?”

易天行點點頭。

真武大帝繼續說道:“天界,究竟是什麽呢?”說完這句,他輕輕伸出自己的食指,放在了他與易天行之間的空中,也不見他如何動作,便只見一些白色的仙氣從他的指尖冒了出來。

白色如乳的醇正仙氣,離開真武大帝的指間,開始緩緩地以手指為軸,以逆時針的方向旋轉了起來。

四周忽然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再也看不到雪峰幽谷間的老龜……只是一片黑暗,黑暗中是一道渾厚的白色仙息在幽幽旋轉著。

易天行也看不見自身,但他並不驚慌,知道是真武大帝以強大的神通開出一個空間,開始為自己講解,天界的由來。

他的心中一片寧靜,並不怎麽興奮,或許是因為在很多年前,他就知道,一定會有人來告訴自己。

……

……

無邊的黑暗之中,那個發著亮的小氣團被壓縮到了極點,只是一個小點而已,飄浮在似乎沒有邊界的無垠虛空之中,顯得十分孤獨和渺小。

真武大帝的聲音配合著逐漸變暗,逐漸消失在黑色背景中的仙氣團,幽幽地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