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果園之辯(第2/3頁)

空留下果園裏的丈二猴子,一肚子悶火。

※※※

光線漸漸變幻,易天行猛然從眼前的幻境中醒了過來,額上似乎流下無數道冷汗。

他下意識裏一摸,才發現額上一滴汗也沒有。這和他本身的體質有關系,從小到大,他就沒有流過汗,但識海裏感覺到自己流冷汗。這足以證明他內心的驚惶不安。

看完這段果園子裏五百年前對話之後,易天行的心裏充滿了驚恐和惘然,這種驚恐和惘然來得毫無理由,甚至連他自己也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他能聽懂佛祖在與老猴對話最末時說的那句經文。

雖然那句經文似乎是梵文,又像是某種古語言,但一入易天行耳中,他便頓時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因為這句話,對於他來說,意味著太多的東西,陪伴了他太久。早在一九九四年的那個夏日池塘裏,他初悟道性的時候,便曾經見過這句話以滿天金字的形式,飄浮在他的眼前。

當時的他不明白這些梵文是什麽意思,但就是從那一天開始,他逐漸蘇醒過來,從一個身體堅硬的人類少年,變成了一個佛法無礙的修道天才。

這句話,便是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

……

“出息入息時,正觀無常相。息法次第生,展轉更相因,乃至眾緣合,起時不暫停……”

易天行皺眉著,盤膝坐在果園裏的黃土上,渾身上下止不住地發抖,不知道是在畏懼著什麽,只得用禪經中的止觀法門護住自己心神,方能稍減心頭煩悶。

……

……

易天行第二次見到佛祖最後說的那句話,是在武當山上。當時真武威壓,外有天火,他昏迷而去。昏迷之前,先是聽著吳承恩老先生的段子,知道是自己修為即將大增的前兆,而在昏迷之中,卻是悠悠看著那段梵文經文。

但直至那時,他依然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直至日後修為大成,終於即將破空而去,在六處後的小山谷裏,面對著秦臨川與紮什倫布寺的大喇嘛,他便要踏出那一步,那神與人分野的一步時。

自谷外飛來無數禽鳥,於高天之上排成一行奇怪的字符。

易天行神遊體外,終於大成,終於明白了這些字的意思,便是在小池塘裏看見的那些梵文的意思。

很簡單的四個字。

“有生皆苦”。

佛祖與老猴“果核之辯”最後說的,便也是這四個字。

“有生皆苦”。

……

……

易天行盤膝坐在須彌山後的果園裏,呻吟著說道:“有生皆苦啊。”腦子裏回憶起了自己這一生的諸多過往,這才明白為什麽自己在六處後的小山谷裏那般漠然殺人,視性命如無物。

受這四字真言感召,其時的他與小易朱神識深處,便是以為,抹去一個生命的痕跡,是解脫對方,而非暴戾。

很荒謬,很混帳的邏輯。

卻不知道佛祖說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

※※※

“瞎想挺沒意思。”

果園口子那裏,一顆果樹下,悟能二師叔正一邊啃著根老玉米棒子,一邊含糊不清地說道:“佛祖,大菩薩,這些修行快到極點的人最沒意思,什麽話都不給你說明白,如果你老想著他們說過什麽,會糊塗的。”

易天行勉強一笑,從地上爬了起來,走到他身邊,行了一禮道:“師叔教我。”

悟能摸了摸自己圓滾滾的肚子,譏諷道:“教你甚事?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若不在乎我那師兄脫困,不在乎文殊死活,只怕還在人間快活度日。如今這境地是你自己所選,自然要你自己苦惱,與我何幹。”

易天行苦笑道:“暫且不理這些,只是若我們要接師公去人間,只怕凈土方面不幹,到時打架,還要師叔幫手。”

“傻瓜。”悟能冷笑著,伸出一根圓滾滾的手指搖了搖:“是觀音菩薩扔你下去,又是她誘你上來,自然有事情她要你做,你連她面都未曾見得,又怎知道該做些什麽?她既然要用你,自然不會看著你被打入幽冥。到時候有她這個大幫手,你又怕誰?”

易天行一怔,心道這位二師叔怎麽看著這麽像老奸巨猾的軍師人物?

“隨波逐流而已。”悟能似乎看出他心中疑惑,像個老哲人一樣喟嘆道:“人生在世,總要有個活頭,我就是想過的舒心一些,貪欲太盛,所以千年之前,很吃了些苦頭。當年取經之時,菩薩讓我護駕,我便護駕,既然別人用你,總會給你些好處,但至於具體我們出多少力,那就是另一說了。”

他頓了頓,忍不住咧嘴笑道:“俺可不是師兄那等篤誠人,取經路上,居然和那些妖怪真打,也不看看那些妖怪身後都是啥人。俗話說打狗看主人,他打了那麽多條狗,不知道得罪了天界多少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