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法會(上)(第2/3頁)

可是這種情形與大家對於觀音菩薩的認知有極大的差距。

不應該這樣簡單,真的,觀音菩薩不應該這樣簡單。

……

……

這種情形就像是人們看小說時的感覺一樣,看到小說裏的主角算無遺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稱快,若看到最後,卻發現主角安順於某主之側,平穩等到故事的大結局,這便大大不樂,男主角變成了男配角,梁朝偉也要不高興,更何況這些看小說的人。

觀音菩薩在天界眾人的心目中,就有點兒像一個帶點兒神秘,帶點兒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人人都在等待著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他卻一直安靜著,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眾人失望,看客惱火,唇角生瘡。

孔明老在讀書,那看三國有什麽意思?

※※※

前幾日從西方凈土傳來了一件令三界震動的大消息,消息很簡單,北方多聞天王又是第一個知道這消息的人,當日在南天門外的值班小房裏,他掩低了聲音,對身邊幾個人說道:“知道嗎?觀音菩薩有動作了。”

於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觀音菩薩有動作了。

先且不論觀音菩薩的動作具體是什麽,但只要是一直安靜雌伏在阿彌陀佛身邊的觀音菩薩,忽然間有了動作這個事實,便足已經調動所有人的興趣,震駭所有人的心神。

五百年不動,不動則已,一動必將驚人。

又過了幾日,事情漸漸清楚。聽說那日阿彌陀佛正在凈土開法會,黃鶴亂飛,佛偈四聞之際,觀音菩薩忽然走到湖邊,灌了一瓶子凈水,然後毫不持禮地背身微笑離開,將自己充滿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給了凈土的菩薩羅漢,還有那尊佛。

事情的每一個側面,都通過不同的觀察者,傳到了不同的傾聽者耳中,有的人對於菩薩離開時的那一絲微笑產生了極大疑惑,努力想從那絲微笑唇角翹起的弧度,來判定菩薩內心深處的情緒,也有人在通過第N手資料,計算當時菩薩走到湖邊時蹲下的姿式,以確定他當時思考的方向,還有人在四處打聽,大勢至菩薩當時臉上的表情是什麽樣的。

還好沒有人找人臨摹阿彌陀佛當時的神情,對於一方大佛,這點尊敬心還是有的。

事情還是沒有弄明白,為什麽觀音菩薩當時會忽然從法會上離開,阿彌陀佛為什麽會嘆氣。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薩與佛爺,就是用這兩個動作,表示了決裂。

……

……

道界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們,卻從旁人描述的景象裏察覺到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疑點——觀音菩薩離開之前,曾經去湖裏灌了一瓶凈水,這個動作,引起了他們的懷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於參加到淩霄寶殿與北極大殿的天界大戰之中,卻是對於觀音菩薩的那個瓶子十分感興趣。

就在此時,觀音菩薩廣發法帖,定於四月十五日於普陀山開法會宏佛。

法會的消息馬上傳遍天界諸地,而就在此時,北極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暫時休兵。天庭裏的戰爭,便因為這場法會戛然而止,那浴血奮戰的千萬天兵們,也因為這場法會,得到了暫時休息的機會。

所有人都在等著四月十五日。

※※※

四月十五日,普陀山上,陸陸續續有些人駕著彩雲,騎著靈獸,從四面八方,來到了普陀山下,然後為了表示尊敬下雲舍騎,拾級而上,恭恭敬敬地在普陀山清凈玉坊下,按照事先排列好的蒲團坐下,等著法會的開始。

在玉坊前面,一座蓮花台正在盛開,台畔粉色蓮花瓣在風中輕搖,就如同處在不停的開放過程中一般。

一只渾身長滿黑毛的和尚正在為四面八方到來的仙人們安排著座位,那些仙人們見他親自招呼,卻不敢坐著,先行見禮。

黑毛和尚臉上沒有什麽表情,頭上戴著個有點兒舊了的金箍兒,請眾人坐下,便走回了蓮花台旁。

蓮花台邊,木吒行者正雙手合什,面色平靜,他早看見這些清凈玉坊下,坐著的,盡是些仙力普通的仙人,真正有身份,有神通的,卻是根本沒有來。

黑毛和尚走到他身邊,甕聲甕氣道:“菩薩算的很對。”

正說著,木吒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見遠方一朵紅雲飄了過來,紅雲緩緩落在普陀山下,走下來了兩個人,一人黑面肅然,手托寶塔,一人面相英俊,長槍於後,紅綾為帶。

二人從仙人位列中走過,仙人們齊齊站起行禮:“見過大元帥,見過海會大神。”

木吒迎上前去,微笑道:“父親,弟弟。”

李靖面色肅然,忽然說道:“菩薩既然開法會,我們家自然是要來的,只是……”他看了看四周,皺眉道:“看來菩薩此次算錯了些。”